有没有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真的很有用?

近期“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家长接力陪考,引起网友热议:

一家人接力陪考3年,累计花销15万左右。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看到孩子每一次的进步,妈妈觉得也值了。这种现象在整个中国来说都是很普遍的,因为高考真的是现阶段改变孩子命运最好的办法。

而高考本质上就是读书,知识改变命运!

1

读书改变命运

去年在乌镇召开的互联网大会备受关注,开会之余互联网巨头们凑到一起的"乌镇饭局"更是被广泛传播。

有没有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真的很有用?

大多数人只关注他们上亿的身家,和富豪榜排名,却忽视了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知识影响眼界,眼界影响格局,格局影响一生”。

当大家都在讨论着谁更有钱的时候,这些商界大佬已经为后续合作发展铺好了路;

当网友还在调侃刘强东和章泽天八卦时候,却没注意到京东老板娘已经为京东引入了多少时尚资源;

当很多人拿王健林的“小目标”开玩笑的时候,他的着眼点却早已不止于此……

2

读书直接决定你的学历

张雪峰在《演说家》中说的:

世界五百强企业都说学历不重要,可是如果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他们不要你!

社会规则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学历的人,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有,高学历才是大公司的入场券。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一家销售公司工作。

那里的应届生被按学历分三个等级:管培生、储备干部、实习督导。所有人在入职初期都要先轮岗半年再定岗,而没定岗之前,每个人都做着完全一样的工作,但薪资待遇完全不同:

985学校毕业的管培生月薪过万,普通一本的储备干部月薪6千,二本及以下的实习督导每月只有4千。

也许会有人说,半年定岗之后就靠能力说话了。

可事实是:面对两个能力相差不大的人,公司一定会优先提拔那些花更多资源培养的管培生,而很多督导做了一两年,也还只是督导。

读书到学历,学历不只是一纸文凭,它决定了你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和待遇,影响了你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脉。

3

读书更是一种高下立判的气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民和他的孙子一起住在山上的农场里。每天早上,爷爷很早就起来了,坐在餐桌旁读他的书。一天孙子问:“爷爷,我想跟你一样读这本书,但我读不懂,我能理解但只要一合上书本我就忘记了。那读这本书还有什么用呢?”

爷爷把煤放在炉子里静静的说,“把这篮子煤提到河边,打一篮子水回来。”小男孩照着爷爷说的做,但是在他回来之前所有的水都漏了。爷爷大笑说:“你下次要速度快一点。”然后送他回河边再试一次。这次小男孩跑快了一些,但是再他回到家之前篮子仍然都空了,他换成了水桶。爷爷说:“我不是要一桶水,我是要一篮子水。你刚刚还不够努力。”爷爷出来再看看小男孩。

这个时候,小男孩才反应过来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又想表现给爷爷看,只要他跑的足够的快,就能在回来之前还有水。小男孩再次把篮子放在河里装水,然后快速奔跑,但是在他到爷爷那里的时候篮子又空了。他急踹气说:“爷爷你看,都是无用功哎。”爷爷问:“所以觉得这没用?看看篮子。”男孩看着篮子,第一次意识到篮子如此不同。从最先开始装煤的破旧不堪到现在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

这就是你在读书的时候所发生的。你可能读不懂或者记不住书的内容,但是当你读了,你就会从内心到外表都会有所改变。

也许没文化真的很可怕,它是一种高下立判的气质。

有没有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真的很有用?

诚然,人生的成败从来不是由某一次考试决定的,但读书的确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起点。

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读书真的很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