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

《吐槽大会》策划人李诞说:“我目前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上名校。”

他后悔因为错过名校,而错失了无数的资源和机会。其实,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1

你真的在努力吗?


高中毕业后,很多好朋友都去了211、985名校,而我在一个国内双非日本院校摸鱼。大一我兴奋的参加各种聚会联欢的时候,他们忙着写作业,大二我忙着学生会社团负责人留职的时候,他们忙着考雅思或者出国交流。大三我迷茫考研还是就业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准备考研或者跟老师做项目….大四我在考研的时候,那些就业的同学已经拿到了很多offer…还有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12年国庆假期去了武大,第一次知道学校可以这么大,设施可以这么齐全丰富。感受最深的就是图书馆,学生没有几个玩手机睡觉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比比皆是,还有占了座却一整天没有来学习的…),他们在面对知识和学习的过程中眼里有光,那种认真和严谨让我着迷,这才是最扎心的差距。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


那次之后就反思自己。本来我不傻,基础也不差,高考因为贪玩失利考入二本学院,然后我给自己的身份设定+师资不够强大+同学们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我以一个很低的标准要求自己,感觉很“满意”、“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殊不知来到二本学院还以名校要求自己的人,最牛逼。

2

能力的差距

17年的时候,去广州看望朋友,跟她聊起了一些工作上的事。

聊着聊着朋友就发出感慨:“以前一直不太重视学历,现在觉得是自己肤浅了”我楞了楞,为他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谈话间才知道原来朋友公司来了个top985的实习生,部门主管让他帮忙带。

进来第一天,他给实习生拿了份文件,大约十五分钟,那实习生就把三页纸全背下来了,要知道上面全是英文啊!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


朋友一下整个人都懵了,本来只是捉弄一下,没想到反倒给自己打脸了。

这让朋友意识到没去top985不仅仅是英文背不出的原因,更是种能力的差距。

还有一件事,朋友教实习生面向对象编程,讲了半个小时,没想到实习生第二天就把他要的代码给他了。

朋友喃喃的说道:“面向对象编程这个概念我自己都想了将近一天时间才想通,这实习生的实力太强了。”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


名校毕业的学生能接触到的老师、同学、学术培养、活动层次都是高于一般院校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优秀的概率比一般院校高得多。

我们不得不承认学校不一样,你结识的人脉不一样,对你未来的帮助也不一样。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说平凡可贵。


3

名校不能确保人生的上限,却能设定人生的下限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段子:一本的软卧,二本的硬卧,三本的硬座,专科的站票,民办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大家都要下车,回归原点。于是我们真的以为上了一本二本三本差距不会很大。

当你在感叹过了六级好厉害的时候,可能在名校的同学六级已经上了600;当你说课程好难肯定会挂的时候,别人都是奔着尽可能高的绩点去考的。

当我们拿着毕业证书开始与这个社会正式对话时,才发现那块敲门砖太重要了,没有了它,你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单就简历筛选这一关就成了跨不过的门槛。名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有保送名企签约的机会,秋招进行一个月几乎全部就业,而普通学校的毕业生一直晃到春招,有的工作还没着落。这便是学校带来的差距。

人生很多时候是一环扣一环的,你到了一个高的平台才可能有往更高平台跳跃的机会。

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普通学校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吗?有的,但是你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只要足够努力,有宽广的视野和抱负,凭什么就不能在罗马叱咤风云了,没有谁能阻止我们变成、奔向更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