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三種回答,到底什麼才是禪道的至高境界?

一個問題,三種回答,到底什麼才是禪道的至高境界?

藥山禪師在庭院中打坐,身邊有云巖和道吾兩名弟子相伴。禪師坐禪之後,看兩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著院中的兩棵老樹問道:“你們看這兩棵老樹,已經在寺中經歷了上百個年頭。如今,這兩棵樹一枯一榮,你們說,是枯的好,還是榮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榮的好!”

雲巖答道:“枯的好!”

藥山禪師看著他們,並未講話,恰逢一位侍者從旁邊路過,於是藥山禪師便將他喊了過來,問他道:“你看院中的這兩棵樹,是枯的好呢?還是榮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它枯,榮者任它榮。”

藥山禪師面露微笑,讚許地朝侍者點了點頭。

一個問題,三種回答,到底什麼才是禪道的至高境界?

同一個問題竟有三種不同的答案:“榮的好”,這表示一個人的性格熱忱進取;“枯的好”這表示一個人的性情清淨淡泊,“枯者由它枯,榮者由它榮”,這則是深得禪宗意旨的達觀自在之境:既然己心無染、清淨圓滿,那外物就順應自然、各隨因緣好了,又何必在意草木是枯是榮呢?那是它們自己的權利啊!

所以有詩曰:“雲巖寂寂無窠臼,燦爛宗風是道吾;深信高禪知此意,閒行閒坐任榮枯。”花草樹木的枯榮與太陽的東昇西落,以及晝夜的更替、四季的輪轉,都是自然界裡極其平常的事情,而一旦與人的個人際遇聯繫,便會生髮出無限感慨。

大多數人都會因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感傷慨嘆,但實際上大可不必如此。枯有枯的道理,榮有榮的理由,本無好壞之分,榮枯都好,不好只是個人根據主觀感受作出的評判而已。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他枯,榮者由他榮”的人才能夠寵辱不驚,笑看花開花落,靜觀雲捲雲舒。

一個問題,三種回答,到底什麼才是禪道的至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