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最近,信鴿兒的朋友圈被《後來的我們》刷屏了。這是一部青春題材的愛情片,可是我卻之看到了親情。愛情部分沒有觸動我,卻被田壯壯飾演的父親的角色深深觸動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可是,到了現在,卻是兒女大,不中留。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2015年6月,我走出了考場,為高中三年求學生涯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金秋九月,毛毛細雨飄飄灑灑,母親站在門口,用充滿希翼的眼光緩緩為我送別。

父親默默地啟動摩托車,把我送到了縣城火車站。猶記得,站臺上,父親離去的背影,在我眼中比山還要高大。我,終要遠離。

學生時代,每逢寒暑假,尚有時間回家陪陪家人。工作以後,唯有春節才能回一次家。回家,成了奢侈。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心有故鄉,哪裡都是異鄉。離開故鄉,一人踏入異鄉求學,工作,漸漸地與父母的聯繫,只能靠偶爾的一個電話來維繫親情。

每次與父親通電話,明明心裡有很多話要說,可是,卻又無從開口。“錢夠花嗎?一個人在外頭,記得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生病了。”父母在電話中給我們的問候,從來都不會嫌多。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故鄉在心上,夢,卻在遠方。是啊,哪裡會有人留戀異鄉,喜歡流浪遠方呢?

我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註定要吃很多苦,沒有人能幫到你,自有依靠自己不懈的辛勤奮鬥,你才能擺脫命運的枷鎖,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我們不甘平凡,畢業後選擇了遠方。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育成人,我們只想讓他們的後半生過得辛福快樂,只想用最好的生活來回報養育之恩。留在故鄉,或許,一眼就能看穿了未來。

我們還年輕,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想去經歷這個世界上更多的人和事物,想去這個世界上熱鬧的地方奮鬥一番。

我們想在大城市努打拼,想著等自己有了一番成,買房紮根了,就把我們的父母接來,讓他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有人說,父愛如山,沉默無語,卻凝重莊嚴;也有人說,父愛如海,表面平靜,卻容納萬物。

在電影中,田壯壯飾演的林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他像中國大多數父親一樣,嚴苛的外表下,隱藏著的卻是一顆細膩的心。他很關心兒子,卻很少用語言去表達。

見清和小曉兩人,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回家火車上相互認識的。他們約定每年春節,不管多忙,儘量回家過年。

小曉的父親已經去世多年,母親也已經改嫁。回家過年,對於她來說,是一項莊嚴的儀式。過年再不回家,這個家或許就再也不在了。人在,家就在。家在,根就在。

有一年,見清和小曉由於沒有闖出成績來,沒臉回家。除夕夜,林父給見清電話,“我和小曉吃火鍋吃烤鴨呢,家裡也還熱鬧吧?親戚都在的吧?”

打完電話,父親一人孤零零地坐在火爐前。從之前滿桌菜,一屋子的人,如今只剩父親一個人。年夜飯吃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吃。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你們常年在外頭忙活,就怕你們吃不好,那些外賣能好吃麼?一家人能團圓吃個飯,也要緣分,而緣分這個事兒,誰也說不清楚。做父母的,你們跟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賺多少錢,都不重要。

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活、健健康康的,這些得等你們老了,才能體會的到。好好吃飯,不管什麼時候,回來就是過年。

後來,小曉的離開,促使了見清的成長。見清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終於在北京買了房子車子。春節回家,他想把父親接來北京住,方便照顧年邁的父親。父親卻說“那是你的好日子,我的好日子在這”。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記得,在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的母親曾經對他說過這麼一段話: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父母一定不會希望你成為英雄,世俗的很多東西,耀眼而毫無價值。只要你能健康的成長,正直的做人,獨立的思考,幸福的生活,這是父輩最好的期望。

《後來的我們》有錢了,父母卻老了

我們的父母,從來都不希望,有朝一日真正能享受到,子女帶來的大富大貴。甚至於,父母只希望我們能在這個小鎮上,過上辛福安逸的生活。子女平安,無災無病,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好好吃飯,不管什麼時候,回來就是過年。子女的陪伴,就是父母最大的辛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