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合規清盤”的平臺

小心“合規清盤”的平臺

文:七七(ID:se7enmoney)

文:七七(ID:se7enmoney)最近看到網貸平臺清算的新聞,1月23日,上海P2P平臺領投鳥在其官網發佈清算公告,宣佈“合規清盤”,於1月23日正式停止平臺運營及備案,進入正常清算流程。

之前紅領創投提出,三年後清盤,償還投資人的本金及利息。那時候七七解釋過,清盤不是暴雷,是逐步清算平臺的產品,把本息歸還給投資者。是一種對投資者負責的姿態。

但是現在陸續出現的清盤的平臺卻並不一定能做到負責二字,比如說這個平臺,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能把本金完全歸還給投資者。而歸還的只有本金並沒有利息。

那麼就是將近兩年的時候,資金被佔用且不能得到投資回報。雖然相比起暴雷跑路的平臺,清盤已經好很多的,至少能把本金要回來。但是七七還是忍不住提醒一句,清算可能還是帶有一定的損失。

清盤是是一種法律程序,公司的生產運作停止,所有資產(包括固定資產、辦公室及物業),

給短期內出售,變回現金,按先後次序償還未付的債項,之後按法律程序,宣佈公司解散的一連串過程。

簡單的說就是,一家平臺可能因為逾期過高,監管太嚴,無法達到監管要求,經營壓力過大,就決定把能賣的賣了,能收回來的錢收回來,把該還的還了,然後就退出這個行業,宣佈不玩了。

而平臺清盤一般分為2種:

第一種,分期清盤就是分期歸還本金,就如前面說到的這個平臺那樣。這種方式佔用資金的時間跨度比較長。

第二種,打折回購,這種方案就好像是輕倉大甩賣。投資者根據投資金額進行分等級,然後根據級別打折歸還本金。這種時候就是實實在在受到損失了。

可以看到,清盤的平臺有時候並不是對投資者負責的姿態,也有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損失。

所以如果不幸遇到這些清盤的平臺,不能等著平臺慢慢歸還本金,

先試著在平臺退出投資,看是否能提現。

如果不行,一定要第一時間下載投資合同、網頁截圖、打印銀行交易流水。

之後如果是投資金額比較大的投資者,可以請立即奔赴現場。去的早,老闆可能因為害怕事態惡化會給一些封口費或者把錢兌付了。後知後覺,錢就被前面的人瓜分光了!

如果資金量比較少的,要記得抱團取暖,召集投資人,組成聯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最新進展,如果遇到時態惡化的情況,也可以一起報警,這時候人多且涉及面廣,公安部門就會比較重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遠離這類的平臺,投資之前一定要睜大你的眼睛認真識別。說一下七七投資之前的基本判斷。

首先“三看三查”,這是一定少不了。之前就一直說過,這是投資網貸平臺之前最基礎的一步。

“三看”:看背景、看高管團隊、看平臺的風控機制。

“三查”:查實繳資本、查銀行存管情況、查評級。

平臺背景可靠,高管團隊專業,風控機制完善;平臺才能取得我們第一步信任,而實繳資本達標,說明不是空殼公司,上線銀行存管才能避免平臺直接接觸我們的投資資金,減少圈錢跑路的可能性。查評級看第三方機構的綜合測評情況。

隨著行業的發展,我也看到即使上線了銀行存管的平臺也有暴雷的情況,而背景強大的平臺也可能出現風險問題。

所以,這個標準只是一個判斷基礎。雖然滿足這個標準的平臺可能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連這個標準都沒達到的可信程度有多高呢?

第二點,積極擁抱監管。

現在對網貸平臺的監管也是越來越嚴格,出臺的文件和要求也很多。而這當中是監管幫我們一起去粗存精,挑選出合規的平臺。

當監管出現新要求的時候,能在短時間內積極配合和調整,說明平臺希望可以長久運營下去。

比如,監管禁止債權轉讓標的,那麼平臺就慢慢下架這類的產品。監管要求平臺不能有風險保障金,平臺就取消自己風險保障金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引入第三方機構擔保。等等

第三點,平臺能實現盈利或者有無融資

一家企業如果長期沒有實現盈利,同時有沒有融資補充的話,應該也支撐不了多久。那麼這類的平臺清盤和暴雷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至於如何瞭解平臺的盈利情況,可以直接問客服,客服能直接正面的回答這個問題,那麼說明平臺底氣足。如果支支吾吾或者就直接沒有回覆,那麼就是說平臺的盈利情況不佳。

還有一些加入金融互金協會的平臺,會在協會的網站披露自己的財務情況。大家也可以到金融互金協會的網站上去看該平臺的財務報表查詢。

網貸投資的門道很多,可能不是能一時就瞭解清楚,那麼就多和我們交流吧。

但在交流過程中,七七不太喜歡直接就問“**平臺能投嗎?靠譜嗎?”。你得先有你的判斷或是你做的資料蒐集。然後我再給出我的看法,這樣的交流我覺得更有助於提高挑選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就只挑那些有做功課的七友的留言回覆平臺如何這類的問題喲。

同時,七七偶爾也會對大家接觸比較多的平臺,集中做測評。爭取最近再測評一家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