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头痛病发作,完全不能处理朝政,很多国家的大政方针,都由武媚娘代为完成。唐高宗不知道的是,这个头痛病将伴随他的一生,而武媚娘也将成为他又爱又畏,但又离不开的“贤内助”。

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媚娘,合称“二圣”。武媚娘,终于实现了自己亲自临朝听政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元667年,李治的头痛病愈加严重,于是命太子李弘监国。一个让武媚娘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终于还是到来了,她的亲生儿子,将成为朝堂之上她的最大政敌。而按照武媚娘之前的想法,对待所有政敌,必须像寒冬一样地冷酷无情。这一次,面对的是亲生儿子,如之奈何呢?

武媚娘面临新的课题。

事实上,武媚娘同她的四个儿子,个个有故事。

长子,李弘。

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李弘剧照

武媚娘同长子矛盾的第一次集中体现,是在公元671年。这一年的李弘,极其偶然地发现了在宫中幽禁的当年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同时也是自己的同父异母两个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此时,已经被囚禁了十六年的两个女人,年届三十而无人问津,居然连婚配的自由都没有。李弘同情两位姐姐的悲惨处境,也内疚于自己母亲的狠毒。在李弘的斡旋之下,最终两位姐姐都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看起来皆大欢喜,然而这件事情,在武媚娘和李弘心中,埋下了深深的芥蒂。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日日为如何处理这样的母子关系而伤透脑筋。

公元675年,年轻的李弘意外猝死。李弘死后,他的太子之位由武则天的次子李贤接替。

次子,李贤。

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李贤剧照

武媚娘不用再为如何处理同李弘的关系而过多纠结,因为接下来她要考虑的是李贤了。李贤,和他的哥哥李弘一样,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还有自己想法的年轻人;李贤,又同他的哥哥完全不一样,相比李弘的厚重,李贤的性情更加刚烈而张扬。也因此,李贤和自己的母亲武媚娘,始终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

个性张扬的李贤,曾经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来讽刺自己的母亲——《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不得不说,李贤是一名合格的段子手,这首诗很快占据了当时大唐娱乐圈的头条,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李贤的臆想中,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一个个都在等着武媚娘来消灭。这首诗的神逻辑,对武媚娘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甚至猜想到武媚娘内心的悲凉——职场顺风顺水,予取予求,结果到头来成了孤家寡人。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可以写诗来嘲弄自己,血浓于水也成了形同陌路。然而即便悲凉,这更加激起了武媚娘性格中的强硬的那一面。

公元680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武媚娘,找借口废掉太子李贤,继任者为她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又过了四年,李贤被逼自尽。

三子,李显。

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李显剧照

同他的两个哥哥相比,李显是武媚娘稍显逊色一点的一个儿子。朝中总是有很多人在传,说李显是长得最像太宗李世民的一个。然而除了长得像,实在看不出二十四岁的李显,与同年龄段的秦王李世民有任何相似之处。况且,传这些传言的人,多半还是心怀鬼胎,为了讨好武则天而用李显来打击李贤。然而同两个哥哥相比,李显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早早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帝位。公元683年,与武媚娘相知相恋相爱相恨了一辈子的唐高宗李治去世。同年,太子李显即位,史称唐中宗。

李显的能力虽然遭人质疑,但他的政治野心却不小,关键是毫不掩饰。刚刚当上皇帝不久,李显就想安插亲信,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他先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关陇大族的京兆韦氏)从普州参军(四川安岳县县武装部长)的位置,提拔为豫州刺史(省长)。韦玄贞的省长位子没做几天,紧接着,李显又想将老岳父提升为侍中(国家总理)。这种火箭发射式的提拔,因为过于荒诞,而被武媚娘的亲信裴炎所抵制。然而李显却说了一句更加荒诞的话:“我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也没什么不可以?还在乎一个侍中吗?”(“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资治通鉴.唐纪十九》)

政治智商之低,不足以撑起李显的政治野心之高。

这次的言论,李显彻底惹恼了武媚娘。因为武媚娘知道权力的来之不易,自己从一个十三岁的柔弱小女子开始走到今天,做过才人,做过尼姑,做过昭仪,经历过数不清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难道换做自己的儿子,就可以轻佻地把权力当成可以私相予授的礼物?一个拿着政治当游戏的人,遇到了另外一个拿着政治当战场的人。

李显的一句失言,导致的结局是惨烈的。

公元684年,韦玄贞被流放,当年死去。韦玄贞的四个儿子,韦洵、韦浩、韦洞,韦泚(ci,三声),全部被杀。武媚娘将唐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流放湖北,同时立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

四子,李旦。

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李旦剧照

中国古代的皇室成员中,有两种聪明人。一种聪明人,可以在众多皇室成员中,脱颖而出,荣登九五至尊;另外一种聪明人,则可以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得享善终。不要以为后一种聪明人很容易做,要知道纨绔子弟自小锦衣玉食,恰恰做到能屈能伸是最难得的。君不见,有多少皇室成员被杀被屠,被流放被废黜?一辈子不愁吃穿用度,能够善始善终,其实也算皇室成员一种不错的归宿。李旦就是后一种聪明人。

李旦的皇帝做的相当憋屈。身为当朝天子,李旦是不能参与上朝的。换句话讲,每天应该是皇帝主持的皇帝高层办公会,皇帝本人不能参加,而由太后武媚娘代为参加;不仅如此,公元686年,武媚娘假意还政于皇帝,李旦坚辞不受;不仅如此,又过了几年,在武媚娘改朝换代的时机成熟之后,李旦主动加入到了趋炎附势的大臣中间,一起跪求母亲登基称帝;不仅如此,李旦还请求母亲,在她登基之后赐自己姓武,而放弃自己姓李的权力。做人到这个份上,你让武媚娘怎么舍得再去欺负这个可怜的孩子?

武媚娘的摘瓜之旅——“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四摘?”

刘晓庆版武则天

然而,我们认为,这其实正是李旦做人的高明之处。他不仅此时让位给武媚娘,多年之后还再次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们,李旦的政治哲学是始终如一的。李旦二次让位的时候,李旦的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坚辞不受,反而让位给更加有能力的三子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多年以后的李隆基,追谥自己的大哥李成器为“让皇帝”。在李旦的家庭中,他和儿子们的父子关系稳定,儿子们之间的兄弟关系融洽,这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