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動漫角色出招之前,要把技能喊出來?

鷗四風

1、不喊出名字,敵人不知道自己要釋放什麼技能,敵人可能因為用錯了防禦方法而喪命!這樣就畫不下去了!

2、不喊名字,就沒辦法體現自己的中二程度,也就沒辦法讓中二青春期的少年們中二啦。

3、不喊名字,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喊技能名字,包括喊對手名字,都是輸出靠吼的主要功率增幅法。

4、這個和動畫的起源是漫畫有很大關係,畢竟漫畫表現力不如動畫,喊出技能名,不僅可以一格一個字,追加慢動作效果,也能很清楚的讓讀者記住技能招式,增加臨場感。因此後來沿用到動畫中,即便是十分有魄力的畫工,也保留了喊名字這個設定。

5、技能的釋放更像是古老的魔法詠唱,只不過複雜的魔法符文需要編排,而直接將釋放口令變成名字更加明朗。

6、在漫威DC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主角們都不喊名字,也不會大喊變身,這個雖然和文化差異有一定關聯,但是我覺得更主要的是觀看年齡層不同,畢竟大人們更傾向於深沉,而青少年更喜歡這種極具張力的熱血動漫。



高達模型製作技巧

開個玩笑。

我記得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七龍珠》裡邊的“龜派氣功”了,我也曾私底下苦練過去數次,無奈可能是天賦不夠,一直不得要領。

歸其原因,還是為了烘托氣氛。

早年間動漫產業還不紅火,一般漫畫居多,那時候畫師為了烘托漫畫氣憤,讓觀眾看的燃一些,不可避免的要給一下大招起一些響亮的名字。

並且在角色使用的時候寫出來,讓大家看到,要不然一拳一腳的畫打鬥場面,不但工作量太大,也不好看,還不如擺個POSS喊個大招名字來的好看。

而後動漫慢慢從漫畫演變過來,也假如了“喊招”的模式,同樣是突出打鬥效果,看著熱血一點。

而且值得一喊的大招一般都是使用必殺技大招的時候,基本快結束戰鬥時候,此時如果角色乾巴巴使用個技能就結束戰鬥,未免太無趣,把招數喊出來再加上特效,氣勢上就強到不行。

這樣做的好處是,觀眾在觀看這些畫面的時候印象會很深刻,也比較容易記住。

而且,重要的是,如果角色不喊出招數名字,你可能壓根就不知道這是個啥。

《聖鬥士》星矢如果不喊出“天馬流星拳”,你知道他這是扔雪球呢還是放手雷呢?

但喊出“天馬流星拳”之後,你就會不由自主的腦補“天馬”+“流星”的樣子,配合畫面,分分鐘秒懂。

所以,動漫角色喊招基本就是喊給觀眾聽的,對自己其實沒啥用,你見過現實中誰打架之前先喊一嘴“白鶴晾翅!哈!野馬分鬃!”。

早讓人踢死了。


這是我回答的第351個問題,我會持續關注和分享各種稀奇古怪的娛樂八卦,也歡迎大家評論關注私信一起探討,那麼,期待與諸位在下個回答再見了。

四斤

輸出全靠吼這句話,可不是白叫的,它存在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人物將技能喊出來,也可以說是吼的一種。使人物更加有氣勢,顯得強大,而只有那些強大的技能說出來,你才知道要放大招了,比如必殺技,絕殺什麼的,更有信服力,讓你知道是放大招打敗對手的,或者對手放大招了,主角紋絲不動,更加彰顯強大。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劇情的需要,一般無論電視劇,動漫,還是電影,每次交戰之前都是一堆各種對話,然後就是對手被反殺,虐殺各種殺,還有就是一堆廢話之後,悲劇就來了,這在軍事題材的電視劇中是經常去用的橋段。這些都是劇情需要,都是情節,不然沒有了這些情節,一路火花帶閃電,那還不如去看看MMD初音小姐姐跳舞,或者酷炫的火柴人來的實在。

還有一點就是時間的需要,一路打鬥,那能用多少時間,而在動漫中一集光劇情有20~30分鐘,就可謂是良心動漫。一般動漫都是一集長不到20分鐘,片頭三分鐘,片尾三分鐘,在加上前情提要,下集預告什麼的,一集也沒有多少。



在我映像中,《超神學院》一集也才16分鐘左右,這還是包含了片頭片尾,由此可見時間的重要性,每一句對話,都是時間,當然需要能說多少就說多少,能拖就拖,當然也有一個度,對話太多就會令人反感了,同時對話招式更是大大提高了觀眾大佬的觀看體驗,有增加了時長,可謂是一舉兩得。


小小動漫人

這是觀眾的需要。喊出來好模仿,更帶勁,能帶來更好的市場反饋。這個有個講漫畫人的動漫裡有提到過,好像是叫《食夢者》,記得有描述此類問題的情節。感興趣可以看看。

再扯點題外話,喊技能,喊口號,還有其他功能


動漫裡有哪些中二咒語?聊聊關於咒語的新發現

東靈聊動漫

完全看出漫畫作者的自信與嚴謹

1.自信:作者完全相信自己創作的角色會有很多的追隨者,會有很多的coser

2.嚴謹:如果出招之前沒有喊出技能,那麼coser 在擺出很帥的技能姿勢後,會陷入喊不出技能名稱的尷尬,為了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必須要喊出技能,加深潛在coser的印象

好了,我只能編出這麼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