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個月 藥明康德用募資總額7成買理財合理嗎?

上市一個月,連續16個漲停的藥明康德,宣佈70%的閒置募集資金用於了理財。

6月5日公告稱,截至5月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計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餘額約為14.4億元,而藥明康德上市前擬募集資金為21.3億元。也就是說,本次藥明康德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所使用的資金已達上市募資總額的70.41%。

上市1個月 藥明康德用募資總額7成買理財合理嗎?

根據上述公告,這14.999億元共投入到6個保本型理財產品中,其中單款產品最高金額為3.889億元、最長期限為180天、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9%。

此外,藥明康德5月還使用閒置自有資金15億元購買理財產品。藥明康德公告稱,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餘額為144,440.89萬元,在2018年5月任意時點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餘額均未超過15億元。

藥明康德是中國最大的醫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主要為全球製藥企業提供各類新藥的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作為醫藥界“華為”,2018年5月8日正式迴歸A股,一登場就受到的大家的追捧,成為今年中單籤盈利最高的股票。

對於藥明康德而言,大筆資金投入到理財產品上已不是新鮮事。據藥明康德招股書,從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藥明康德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總額約為33.59億元。

與此同時,藥明康德在此期間,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及銀行理財產品分紅收益約為3億元。同期,藥明康德2014年到2017年9月30日的淨利潤總金額約為30.13億元。由此可知,在上市前的四年,理財投資收益總額佔藥明康德四年淨利潤總額的9.96%。

公然使用募集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合適嗎?據瞭解,使用閒置募集資金或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已成常態。從2011年開始,參與“理財”的上市公司數量和資金規模就在急速增長。

WIND數據統計,從2017年6月5日到6月6日,共有1291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46%;累計理財總額約為14678.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73%。

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理財熱情持續升溫,一方面近年IPO企業不斷增多、閒置募資存在理財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推出了紛繁多樣的理財產品。上市公司用於理財的資金大多為自有資金和閒置的募集資金,原來大部分企業會把閒置資金做短期投資,但近年來,許多上市公司設立了專門的投資部門或委託專業公司來管理閒置資金,使閒置資金收益率得以提升。另外,此前一些金融機構推出的保本保收益產品也間接促成了上市公司理財熱的現象。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造成上市公司理財熱這一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超募的情況比較突出;二是部分上市公司理財有方,少數上市公司理財收益佔淨利潤一成;三是IPO常態化天賜良機。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理財風險不可忽視。比如國民技術等理財風險,有券商人士認為,除了上市公司儘量選擇持牌正規大型的金融機構,建議上市公司或投資部門可以建立一個理財產品目錄,根據各個機構的理財產品資金收益、風險、流動性來考慮建立目錄分類,在目錄裡做一個白名單,例如前段時間出現的中安消債券違約,就可以針對中安消債券有關的發行機構做一個白名單篩選。對於監管方,則可以增加信息披露監管力度、加大違規處罰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