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如果你看过《西厢记》,一定会被书中百转千回的纠葛、缠绵悱恻的情感深深吸引。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梨花深院

梨花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它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戏,皆发生于此院之中。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这是一座具有我国北方民俗特点的三合小院。坐北朝南,南设院门,院内北房三楹专为老夫人的居室,室内右卧室、中堂屋、左佛堂,“拷问红娘”即发生在此。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西厢房三间,为莺莺和红娘的居室。东厢房三间为欢郎的居室。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此院东厢南侧一段墙,墙下翠竹环抱着一块太湖石。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如今,对对青年恋人来到这里,吟诵那“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千古绝唱,争相在此留影,表达了人们对崔张爱情的向往和羡慕。

大雄宝殿

老夫人在普救寺大雄宝殿为亡夫崔相国作道场,张生为见崔莺莺一面,借追悼过世的父母带一份斋为由,托长老征得郑夫人允许,同往大雄宝殿做道场。一身素装的崔莺莺一进殿,僧俗人众都不禁被其美貌吸引,就在这大雄宝殿上演了“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僗,觑著法聪头作金磬敲”等一出出闹剧。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大钟楼

河桥守将孙飞虎领兵叛乱,闻听崔相国之女貌美无双,便出兵围了普救寺欲虏崔莺莺为妻。此时的大钟楼便成了观阵台,郑老夫人与众人登楼观望,见寺庙已被贼兵围困,情急之下宣告有退贼兵者,许崔莺莺为妻。张生挺身而出,写信请同窗好友蒲关守将白马将军杜确赶来平乱。三日后众人在大钟楼上见白马将军活捉了乱党,这才度过一场浩劫。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莺莺小道

普救寺中张生第一次撞见崔莺莺,不仅被她天仙般的姿容所吸引,还留意到了她的小脚。和尚法聪自然觉得奇怪:“你便怎知他脚儿小?”看过传说中的普救寺芳径就知道了——崔莺莺的脚踩在落满了残红的芳径上,张生从鞋底的痕迹上看出了脚的大小,“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人们可以沿着莺莺当年迈着小脚走过的芳径,想象一下数百年前的那个春天的摇曳与簌簌落红,许下自己的心愿。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莺莺手印

莺莺手提罗裙,迈出大殿门坎时,不慎绊了一跤,莺莺左手撑地,方砖上便留下了莺莺的手印。

除了梨花深院西厢房,这些地方也烙着《西厢记》的印记

据说,如果少女的手能和手印重合,就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普救寺中关于《西厢记》的故事还有很多

每一个都让人津津乐道

你只需要置身其中

用心品味

才能感受其中的经典

和“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