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今年受評企業信用狀況保持穩定,房地產業信用質量分化加劇

穆迪:今年受評企業信用狀況保持穩定,房地產業信用質量分化加劇

近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2018年中國受評企業所處的12個行業的信用狀況將保持穩定,同時評級趨勢也基本穩定,評級上調數量將多於下調數量。

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蔡慧稱:“各行業的收入增長前景不一,而運營效率改善、供需關係更趨於平衡等因素將有助於支持利潤率。”

上述結論摘自穆迪最新發表的報告《中國受評非金融企業:2018年信用趨勢跟蹤》(Rate d non-financial companies – China: Credit Trend Monitor for 2018)。該報告分析了12個行業,各行業具體展望如下:

汽車製造及汽車服務行業:由於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在2017年底到期,2018年收入增長將會放緩。

化工業:雖然原料成本上漲,但GDP的適度增長和供給側改革可支持盈利能力,因此信用狀況將保持穩定。

建築與工程服務業:得益於境內外基建投資穩定、房地產項目的已簽約未完成訂單規模較大等因素,該行業的收入增長和利潤率將保持穩定。

食品與飲料業:在產品升級的驅動下,收入和現金流將溫和增長。我們預計受評企業現金流量增長5%-10%。

互聯網及科技行業:隨著變現進程加速,互聯網公司核心收入增長率將保持在25%-40%。信用質量將保持穩定。

製造業:基礎業務和信用質量將保持穩定。2017年的資本支出和收購將可支持2018的收入和EBITDA增長。

金屬與採礦業:盈利增長將基本持平,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從2017年的高位小幅下降,抵消了產量的增長。

油氣行業: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穩定的情況下,利潤和現金流將會增加。受評企業可以通過運營現金流和內部流動性來源彌補資本支出的上升。

房地產業:信貸環境收緊將導致銷售增長放緩、流動性減弱以及行業整合加速, 2018 年信用質量的分化將加劇

零售業:零售業務趨於穩定,這體現在同店銷售額和總銷售收入增加中。

鋼鐵與水泥行業:削減產能後供需平衡已有改善,這可緩解鋼鐵和水泥需求可能下降的影響。

公用事業:成本轉嫁延遲,來自清潔能源的競爭增加,對燃煤發電廠造成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