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隱憂,企業家們抱怨說買不起房,一些公司已經在向外轉移

深圳的隱憂,企業家們抱怨說買不起房,一些公司已經在向外轉移

深圳“真的已經成年了”,麥肯錫大中華區執行合夥人倪以理如是說。深圳從一個沉睡的小漁村一路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和科技谷始於1979年,當時中國開啟了倡導“致富光榮”的新經濟模式。這是一座移民城市——事實上只有非常年輕的人才出生在深圳,可以從一切事情上感知到企業家精神,從高聳的大樓、天橋一直到店主。電子製造業獨立顧問安德魯·黃認為該地區已經超過了美國加州的競爭對手——硅谷。

深圳的隱憂,企業家們抱怨說買不起房,一些公司已經在向外轉移

然而,快速的增長步伐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一些漏洞。這是一種努力工作的文化,幾乎沒有給社交留下時間,一些員工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參加與工作相關的約會活動。當員工結婚和組建家庭時,照料孩子的問題就出現了。祖輩住得很遠,深圳缺少照顧小孩的大量保姆。而且與任何處於高端的城市一樣,房價奇高。一些企業家抱怨說,他們買不起房。飆升的成本對薪水和租金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公司已經在向外轉移。

深圳的隱憂,企業家們抱怨說買不起房,一些公司已經在向外轉移

與此同時,科技繁榮導致孵化器空間提供過多。“孵化器到處都是”,黃說,“他們提供帶3D打印機的房間,他們稱之為創客空間。”很多隻不過是為了收取房租,或者在很多情況下進行分租。空空如也的孵化器還暗示出現了初期的泡沫。與此同時,政府正大力推進計劃,其目的是把深圳和香港、澳門及其他城市聯結在一起,創造出人員和資金自由流動的“大灣區”。對於那些認為美國灣區不可複製的人來說,深圳仍將保持其“當地科技首都”的地位——只要公司仍然能承擔經營成本。▲(作者路易絲·盧卡斯,陳一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