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並運用平行志願

如何理解並運用平行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已全部按“平行志願”的規則實施。一些省份六個一組,一些省份八個一組,但其規則內涵沒有變化。平行志願增加了考生選擇性,減少了退檔率。但也需要考生充分理解並運用好平行志願的規則,結合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志願填報策略與方案。

一、理解規則:

平行志願的基本規則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所謂分數優先,準確的說是該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優先。即便同分的考生,也是要排出位次的。比如同樣521分有一千名考生,也要根據語數外、綜合科等排位小規則,繼續排出這總分相同的一千個考生的位次。所有考生,無論填報什麼樣的志願,都是根據這個排好的位次順序,先後投檔的。一個批次內,520分的考生,不可能先比521分早投檔,只有等到所有521分的全部投出去後,才會輪到。據此,省級狀元第一個進場,可以隨便選,沒有任何風險;踩線生最後進場,滿滿的風險。

同一批次內,分數(位次)與風險成反比。理論上,99%以上的考生其志願填報的競爭對手都是與自己分數(位次)相差不大的考生,約正負10分的範圍內。

所謂遵循志願,就是任何位次的考生,其一旦輪到投檔,能否錄取,依照他所填報的志願順序從前到後來檢索,凡有符合,即行錄取。如全部不符,即行退檔,一旦退檔,只能等待本批次結束後的“徵求平行志願”了。大量的中位生的唯一志願風險,就是其所填報的志願名額已經被先其投檔的(位次在他之前的)考生給全部瓜分了。

如何理解並運用平行志願

二、運用規則:

根據上述的規則內涵,填報志願的時候必須根據自己該在批次內所處的位次,及該位次所對應的專業院校,就“衝、平、保”三個梯隊制定與本人的位次相匹配的方案策略。以六個志願一組為例:高分考生可以是“三衝兩平一保”,中位生應該“兩衝兩平兩保”,低位生應該“一衝兩平三保”。所謂“衝”,即衝擊志願,就是高於本位次的院校與專業;“平”即同位志願,就是與自己位次相同的院校與專業;“保”即低位志願,就是往年低於這個位次的院校與專業。具體要研究學校發放的《志願填報參考》。

更多志願填報的策略方案,敬請留言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