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字,看著像側鋒入紙,為什麼沒有側鋒感覺?

墨趣書畫藝術

王羲之用筆,很多都是露鋒入紙,側鋒切筆入紙。

但是行筆中是轉中鋒的,成“中側並用”行筆,這也就是為何看到王羲之的線條飽滿不虛浮的原因了。

以下找一些王羲之作品單字,簡單分析一下就可以了。

露鋒入筆,起筆處有按筆,輪廓有弧度,這就證明起筆時就是“中側”

然後按下去彈起的過程中就是轉成中鋒。

在比如這個字,起筆也是中側鋒,行筆依舊是。

鋒尖的位置如下圖畫的一樣。

鋒尖如果偏一側,不在筆畫中間,則用的是側鋒。

如紅色部分,用的都是中側鋒,以側鋒為主。

藍色部分用的也是中側鋒,但是以中鋒為主,筆尖大概都在筆畫中間。

其實變化並不只有兩種,只不過再添加別的顏色線條,就不好解釋了。

只能大家臨習的時候體會。

王羲之的字,側鋒多,但是中鋒也不少。

二者間的變化都是一二一二···這種的。

非常協調。

而且王羲之側鋒的筆畫,也都是中側並用。

沒有太側,故而不讓人感覺到一邊“實”,一邊“糙”的情況。


中側鋒運筆,是學王的基礎。

起筆側鋒入紙,調中鋒。

或者側鋒按下,彈起是調中鋒,都是學王的基礎筆法。


王羲之的筆法不難,但是想寫成這個味道,著實不易。

如王珣伯遠帖,晉時真跡。

用鋒也是中側為主,中鋒側鋒不斷變換。

其中“轉”“折”“提”“按”的動作,就是調鋒的動作。

或調中,或調側。


總體上魏晉字以側鋒為主,之所以不顯,只是因為那時候的側鋒是“中側並用”

有中鋒的力量,只不過比例小。

而中側轉中鋒的時候,也少有全中鋒,而是中鋒比例大,也是有一點側鋒的。

因為魏晉人拿筆不垂直。


解釋很迷糊,這個沒辦法,因為這個階段就是讀帖的階段,有些人不會讀帖,看起來自然迷糊。

有些人會讀帖,就能看出其中變化。

因為變化頻繁,所以難說清。


關鍵處就在“讀帖”

而臨帖就是實踐。


因為臨帖都少的話,自然看不到筆鋒的變化,累死了也是讀不出其中變化的。


二者相輔相成。


其實非常簡單,只不過是多看多寫。

如果產生了此類疑問,這種解釋文章也沒啥價值,因為能看懂文章的,自然會看懂帖。

帖都看不懂,這類文章看了多還是迷迷糊糊。


我寫這個問題的回答,能幫助的只不過是那一點點人,他們正處於有疑問,還能看懂一些,但是有些沒想明白的水平。

至於水平稍高或稍不及的,這類文章則是雞肋。


讓大家看這篇文章,浪費大家時間了。

如果真的是出在“正合適”的水平,看到這篇文章,如果覺得能理解,請點下關注,謝謝


梁宇航

這正是王羲之的偉大之處,也是他技巧高超的地方。

曾經有幸聽過一位書學前輩這樣說到,看一個人的書法能不能稱得上是大師,其實只要看這一個標準就夠了。

這個標準就是:你能不能從這個書法家的作品中,一眼看出來這個書法家是怎麼寫的。

如果你能一眼就看出來,只能說明兩點,要麼你是一個書法大牛,對於書法瞭解和研究很深,對於各種筆法技巧了然於心,能夠熟練的掌握各種書體風格。要麼就是這幅書法作品其實水平很次,甚至很低級。

而一個真正好的書法作品,所要達到的效果是——讓人不能一下子就參透他的技法、筆法,從而不能容易的知道這個書法家是怎麼一筆寫就的。讓人有琢磨的餘地和研究的空間。

可以說,王羲之就是這樣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就具有這樣的魅力,可以永遠讓人去琢磨,去體會、欣賞。

那些一眼就能知道怎麼寫的書法,其實並沒有味道,也不含蓄。

這就好像我們說戀愛中的女性一樣,如果女性一開始就很迎合對方,甚至過分表露心跡,男生追到手之後,就會失去興趣。聰明的人總會讓男生追的苦一點、艱難一點,日後才不至於過早就失去感覺。

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被外國人說的品質特點之一——含蓄。

唯有含蓄,才有一種神秘感,才會產生一種奇特的美感。

宋朝大文豪蘇軾,今天的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全才,尤其是在詩詞上面,可以說被今天的我們所喜歡和追捧。

但是,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蘇軾一度遭遇冷落。而他的兄弟蘇轍曾經一度評價高過他,這其實就和他們倆的詩文風格有關係了。

蘇軾的詩詞,喜歡直白的坦露心跡,描摹狀物也比較通俗,蘇轍就不一樣了,他的詩文比較曲折委婉,和蘇軾相比,更加剋制和晦澀,也更含蓄。

因此,很多評論家就認為蘇轍其實詩文更好,因為更含蓄一點。

而王羲之的字,恰恰就有這種含蓄效果。其書法看似側鋒寫成,但是往往又有中鋒用筆的神韻,而且王羲之幾乎用他獨特的藝術魅力模糊了側鋒和中鋒之間明確的界限,兩種筆法隨心所欲,來回切換,顯得書風自然瀟灑,皆在王羲之的掌握之中。

但是王羲之究竟是如何寫出這樣神奇的筆法效果來的呢?我想我們這樣空談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

而書法有些地方是我們用日常言語無法描述的,非得自己親手寫寫才可以,也就是經歷一番實踐才能知道。

就好像我們說蘋果的味道。我們都知道蘋果的味道是甘甜的,但是這種甘甜的味道和香蕉、西瓜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這時候語言的描述就比較匱乏了,倒不如自己張開嘴嘗一嘗。

同樣書法也是,只要能臨摹出和王羲之相仿的字跡來,其實就能體會王羲之當時寫這個書法時候用到的技巧是什麼了。


松風閣書法日講

古人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羲之的字,看似側鋒入紙,讓人看起來而不是側鋒,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書聖用筆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啦!為什麼唯他能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為什麼歷史上稱他為“書聖”,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高手就是高手!



王羲之的字,可以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地步。王羲之寫字,實乃不是寫字,而是在“玩”字。任何字讓他書寫,都會遊刃有餘,就像庖丁解牛一樣。王羲之寫字快也好,慢也好,但有一點是應該肯定的,那就是始終不失法度!不失什麼法度?筆法!字法!章法!墨法!有人說,王羲之學寫字,是天賦?是勤奮?我認為,王羲之只所以成為書聖,天賦自然重要,勤奮也很重要,但還有一個重要的,那就是他拜了一位高師衛夫人。名師出高徒嘛!

總之,不管是王羲之寫字的時候捻管變中鋒,還是寫字的時候直接用中鋒,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羲之不管怎麼寫字,寫出的字都是有極高的技術含量的,也是讓人百品不厭的!


中州耕牛堂主

連這點也要浪費精力思考,想不通而發問?證實了以臨摹描紅踏入寫字生涯的尷尬!

那是筆的問題。王之筆,蘸墨隨意揮筆從心,於是形成看似側鋒起其實中鋒勢的勢感來。

王祖所用之筆彈性並非上佳,只是中上彈性毛筆;然而那筆毛隨墨性很好,當屬至柔毛品,不因頓筆而定型或速彈,才可以寫出流暢規矩而外妍的字相來。

高手用筆,體現的是筆的情調,人的志趣。幾個明白這意思?


天法如訓

如果仔細觀察原帖,似乎不全都是側鋒,也有中鋒的筆法在裡面,這是一種錯覺。

其實,那些中鋒跡象,是由於筆鋒在行進中,隨著提按幅度大小,以及駛轉如調整筆勢時,毛鋒自動聚攏變換姿態導致的,根本不是故意調整成中鋒的!即所謂意出自然,妙趣天成。



以王羲之的行書為例,由於多是幾個字連續寫下來的,而且為活化篇法氣韻,當中有意加了少量的草體字,字與字承接關係顯著導致稜角分明,或圓潤柔韌,所以,起筆法不完全都是斜向落筆或橫向落筆,有的是順向直入,有的是挫筆折返。同樣,行筆法、收筆法、過筆法,也是自然而然的。



要想深入瞭解筆法真實狀態,必須看墨跡原作,單從碑帖(拓本)上是難以看透。臨帖最好是選擇墨跡範本。

因此說,王羲之的字,基本上都是側鋒法為主的。這個問題,只要用筆在紙上分別用中鋒、側鋒臨寫幾個字,立馬就知道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564ed498e6d02134c0d79b69b92f8ff5\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王羲之深得“筆陣圖”中筆陣二字的深意,正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書法雖小,然近乎道。其意蘊筆法,雖歷代經典在眼前,總是所見非所得,也就是說,你這會理解的,在過一段時間,發現不是那個理。王羲之書法從鵝得悟,入鋒看似外露如側切,其實點化入紙已成中鋒,提、按、捻、轉、絞,都在其中,更有性格情感,是為上上之神品,所以開宗立派,筆蓋千古。後學,當學其心學其筆學其精神,不能僅得其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