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無論時代是否開放,無論女性是否有成就,遇到渣男的幾率永遠在0以上。區別只是在於其後的選擇。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這一點,900年前的李清照,認識尤為深刻。

公元1127年,北方的女真族,也就是金國,他們攻破了汴京。緊接著,徽宗和欽宗父子兩就被抓起來了,高宗往南逃去了。李清照夫婦也隨著大批難民逃往江南。

這條逃亡之路經過了很多地方飄流異地,多年蒐集來的金石字畫幾乎全部都丟了,這讓李清照受到了沉痛的打擊和非常大的痛苦。

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 先天智慧

後來金人又把鐵蹄伸向南面,由於南宋王朝的昏庸腐敗無能,長城很快就被毀了。

也是在這一年,趙明誠被朝廷任命成了建康的知府。後來發生了一次城中叛亂,在這場叛亂中,趙明誠選擇了縋城逃跑,他的這一行為讓李清照非常失望,也徹底對他心灰意冷了。

第二年,李清照逃往江西的路途中,走到烏江的時候寫下了歷史上有名的《夏日絕句》,主要是來贊項羽諷刺趙明誠,這讓趙明誠感到非常羞愧,後來他死在了去上任湖州知事的路途中。

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 先天智慧

那段日子的李清照非常孤獨,也就是這個時候,張汝舟為了騙取李清照的身家財產,就來了個趁虛而入,對李清照各種示好。

當時的李清照活脫脫就是一個弱女子,沒有任何依靠,對於突如其來的溫暖,她頂著世俗之風嫁給了張汝州。

先天智慧的倡導者李淙翰說:“人生是拆不完的禮物。”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禮物會是什麼。對於李清照來說,也是一樣。她完全不知道這個男人會帶給她什麼。

果不其然,結婚以後,問題接踵而來,兩個人發現自己都被騙了。

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他自己想象的那麼有錢,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並不是對自己真心實意,甚至還對她家暴。

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 先天智慧

李清照在給一位叫綦崇禮的友人書信中這樣寫:“遂肆侵凌,日加毆擊,可念劉伶之肋,難勝石勒之拳。”

除此之外,她又說:“身既懷臭之嫌,惟求脫去。”意思是說,只怪自己一時糊塗,與這個一身臭氣的人渣沾染,現在只求脫身,離得遠遠的。

李清照並非說說而已,她做出了一個在當時驚世駭俗的決定:離!婚!

而且是:閃離!

要知道,在講求“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隨子”這一套倫理道德觀念的封建社會,女性對於婚姻向來沒有主動權,離婚更是天方夜譚。即便女方提出,也得由男方寫休書才行。

對於張汝舟來說,就算計謀沒有得逞,這婚也不能離。剛結就離,傳出去,多丟份啊。

也許有些女人會想,那就只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忍氣吞聲過日子了,打破牙齒往肚裡咽,還能如何呢?說出去,丟大家的臉,認命吧。

李清照偏不!她是個愛憎分明,不願委曲求全的女人。

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 先天智慧

信樂團有首歌,一上來就歇斯底里地唱到: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

估計李清照想離婚的決心也是這般斬釘截鐵、這般山無稜天地合都要與這人渣把婚離。

那麼問題來了:人家張汝舟不寫休書,能奈他何?咱們的千古才女自然有辦法。

有人說,做人啊,誰都保不準有汙點,沒有哪個人的一生潔白無瑕。李清照利用了張汝舟的把柄——妄增舉數入官。說白了,就是參加國考的時候,擅用職權,弄虛作假。

有這汙點在手,李清照發揚我國某特殊年代一言不合連老子老婆都要舉報的大無私精神,將丈夫張汝舟告上法庭。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就算能夠證明丈夫有罪,妻子也要連帶受牢獄之苦。

對於這一點,李清照不會不清楚,但她寧可坐牢,也要與姓張的離婚,撇清關係。

張汝舟被削職流放,李清照也入獄了。在家人收買了獄卒的情況下,入獄的第九天李清照就被放了出來。

婚,是離了。

關於她的流言蜚語一時像柳絮般四處紛飛。

今天哪個明星結婚了,明天哪個網紅出軌了,後天誰向誰表白了,這些話題最值得普天同慶也最配午後閒茶和瓜子兒了。

要知道,歷朝歷代,各地各處,都少不了衛道者、吃瓜群眾以及衛道者與吃瓜群眾的結合體。

民國影星阮玲玉自殺前寫下四個字:人言可畏。一人一口口水,幾億口口水匯流到一處,也會淹死人。

現任老公是騙子,她選擇送他坐牢 | 先天智慧

當時的科學家王灼評說:“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不歸。”

當時的藏書家昭德先生評說:“無檢操,晚節流放江湖以卒。”

當時的地理學家朱彧評說:“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薔其遇,惜哉。”

路人甲說:@#(){&……%

路人乙說:¥%※|;~

路人丙說:&$@!?“”……

總之是,哎呀呀,一代才女,晚節不保也!

想起朋友關於“選擇”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能承受任意結果,才是開始行動的理由。不管是否預料到遭受這般結果,李清照應該都不曾有過悔意。況且她終究是脫離了苦海,開啟了新的人生模式。

這也告訴我們,怎麼樣選擇都是短暫一生,嘴巴長在他人身上,人生始終由自己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