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销毁的子弹那么多,为什么不给士兵使用?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受到苏联钢铁洪流的影响,咱们解放军部队开始了大量生产武器弹药。这样大规模生产巨量弹药的后果就是子弹到现在还没用得完。有坊间消息说某解放军旅的军火库曾一次性报废了1亿枚子弹。为什么报废的子弹就不能使用要直接报废呢?感觉很浪费是不是?

被销毁的子弹那么多,为什么不给士兵使用?

这里面就藏着很多门道了。首先,很多国家都有这样一个意识,报废的弹药宁愿销毁也不外传,更不能自用。原因是子弹的制造还是包含了很多技术参数的。现在枪支种类很多。匹配到的弹头也不一而足。一旦被一些不法分子窃取到子弹的制造数据,就等同于自己国家的军事秘密被敌人知晓。我国对于报废子弹的做法一般是将弹头和弹壳进行拆分并对有用部分进行回收,再将金属进行回炉重造。

被销毁的子弹那么多,为什么不给士兵使用?

至于不能自用大家想必也明白,就好比过期很久的食物你不会吃一样,报废子弹的安全性很难保证,例如子弹火药受潮就容易变成哑弹,造成枪械卡壳,甚至出现炸膛。出于对士兵人身安全的考虑,报废子弹坚决不能自用。

被销毁的子弹那么多,为什么不给士兵使用?

后来我国解放军后勤部对子弹生产量实行了严格的监控。例如一次战备子弹为1万发,那么这1万发子弹快报废的时候,解放军部队必须提早向军工厂订购了1万发的子弹作为储存。要知道战备子弹储备期是2年,为的是能够保证军队在日常训练以及战争状态下有足够的储存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不过凡是也有特例,到万不得已(弹药耗尽,战况紧急)的情况,快报废的子弹才能被允许使用。但这种下下策的情况只是后备方案,现实中很少有军队施行

被销毁的子弹那么多,为什么不给士兵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