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如果家中高朋滿座,貴客盈門,你將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心中的熱情呢?有人鼓樂齊鳴,有人鞭炮喧天,還有人通宵達旦、懸肉為林、傾酒作池。而有一個民族,不管在廟堂還是民間,都用同一種雀躍歡騰的方式表達了內心喜悅。他們跳著優美動人的彝族舞步,將為貴客的上菜變成了詼諧幽默、驚險刺激的舞蹈,更有一旁鼓樂助興的樂手,將宴席變成了最高的上菜禮儀。這是彝族人為迎接尊貴的客人而奉獻的一種獨特的舞蹈——跳菜。

天性之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跳菜,顧名思義就是“跳著舞上菜”。追根溯源,就到了彝族人很多很多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會。

古時的彝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奔放直接,語言不夠豐富的時代,便用發達的肢體語言代替表白。舉凡族中幼子出世、豐收在望,勤勞的人們便合族聚在一起,美美地飽餐一頓,處於母系族群地位附屬的男子,自然而然地承擔了上菜的任務,為了表達心中喜悅,他們一邊揮舞手臂、擺動臀部,傳達興奮的同時也展示著自己有力的肌肉。群集而舞,是遠古先民最常見的慶祝方式。漸漸地,這種別緻的舞蹈,演變成了獨具特色的“抬菜舞”;雅稱“奉盤舞”。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跳菜舞的成熟得益於唐朝社會的通達開明,黃帝胸納百川,對邊陲少數民族關愛有加,制定了一系列開放包容的措施。渴求文明的彝人覺得用語言已無法形容內心感恩,便在宮中為黃帝奉上了跳菜之舞。從此一跳進入歷史,跳菜,也竟成了彝族的一大特色了。

就這樣,從長安城中歸來的“跳菜”沾染了皇宮的仙氣,迅速在彝族民間普及流傳。勤勞智慧的彝人不斷豐富舞蹈路數、培養跳菜能手。每逢舉行喜慶、婚禮和喪事等活動之時,宴席跳菜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每逢心中大悲大喜,長歌不足夠,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跳菜成了彝族人滲入血液的記憶。在村寨裡,喜事臨頭便以“跳菜”助興,而遇喪事則以“跳菜”化悲,這種抒情方式,伴隨了整個民族的滄桑歷史。

活力之舞:彰顯生命激情的起舞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跳菜分為兩種,一種是舞臺跳菜,一種是宴席跳菜。舞臺跳菜其實是比較專業的情緒舞,動作神態講究,難度係數也高,力道上的難點更難掌握。

但或許,這正是彝族人的一種精神風貌,以難取勝,在至難之處,彰顯著民族的堅韌、自強和進取。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時代發展,“跳菜”也發生著變化,“打歌要打三跺腳,跳起黃灰做得藥”,這是彝族盛行的打歌,如今也加入了跳菜的舞蹈中。剛勁的舞蹈配合蒼勁有力的歌聲,彝族漢子用肌肉與力量的美,展示著這個民族洋溢著的陽光氣息。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如今的“跳菜”,多為兩人一對,男男搭配,力量響應力量,一對跟著一對跳,姿勢各異,變化多端,剛柔相濟,旋轉自如。原來,旋轉飛舞的漢子跳起熱烈的舞蹈,也可以“像花兒一樣”!

裝滿菜餚的托盤盛滿湯湯水水、涼菜熱菜,在跳菜舞者的手中也被玩的花樣翻新、驚險刺激。有的用頭頂,有的用手託;有的用肩抬,還有的一人騎在一人身上,下面的人兩手托盤,上面的人頭頂大菜,竟然還吹奏著高昂的金嗩吶,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彝族跳菜花式繁多,最精彩的,莫過於“蒼蠅搓腳”、“鷺鷥伸腿”、“金鹿望月”還有野雞吃水”,等等。舞者有時躬身,有時突然仰倒半身,有時翻轉跺腳,有時還踏起“凌波微步”,奉盤而舞,引吭而歌,這是人們表達心中感情最直白濃烈的方式了吧!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音樂高低起伏、有時高亢有時舒緩,起舞的人前後錯落,動靜有致,踏著音樂節拍扭動身子,輕柔而敏捷地甩著雙臂。充滿樂律的動作引得周遭觀看的人也忍不住一同扭動起來,更有那些調皮的舞者,一邊起舞還一邊在臉上做著怪相,幽默滑稽的神態配合誇張的動作,逗得人哈哈大笑。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力量之舞:彝族人的朝氣騰飛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彝族大宴,有舞蹈自然也有器樂。尤其跳菜時,樂手敲什麼鑼,舞者就上什麼菜,數十道菜式搭配著幾十種不同的配樂。在這其中,嗩吶的調子是最多的,舞者的步伐也要跟著調子的高低起落邁出。一動一靜,無不和諧一致、充滿力量。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彝族宴席中有名的“八大碗”菜式,要樂手敲三聲大鑼後,才能上重頭菜——彝族紅東包肉。同樣,配合這道壓軸菜的舞蹈難度係數也是最高的。需要跳菜高手拿出真本事——“空手疊塔跳”。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跳菜”高手頭頂托盤,托盤裝滿八大碗大菜,為了擔負八碗大菜的重量,舞者雙手十指最大限度分開,每隻手分別托起重疊在一起的四大碗菜。同時,還要踏著節拍,與節拍呼應起舞,穿梭席間,敏捷如豹,猛烈如虎。

跳菜舞蹈中,還有許多搭檔,他們一前一後,一左一右分散在跳菜主力舞者的周圍,以手舞動毛巾,做出各種敏捷優美的動作,踏著合拍的舞步,迎接每一道菜式的到來。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跳菜”到高潮,簡直如武俠般驚心動魄,常常看得賓客心驚,碗裡肉跳,人們的心跟著不斷翻騰的碗碟,緊張得如同繃緊的弦,生怕掉下一碗菜、生怕摔碎了碗盞。

彝族跳菜|奉盤起舞,引吭而歌

歲月悠長,在一代代沿襲傳承中,“跳菜”已經成為彝族人的民族烙印,對於他們來說,跳菜,不但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整個民族精魂之所繫,鄉音之所在。

起舞吧,踏著歡快的舞步,聞著濃郁的菜香。陽光照在頭頂,月陽懸在高空。展示力量的時刻,彝族人從不吝嗇青春的活力。唯有這樣的表達,才是這個民族最乾淨、凜冽的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