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櫻桃 大產業:張開春談我國櫻桃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專訪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會長張開春

與蘋果、梨等大宗水果相比,櫻桃屬於一種小水果,但它是落葉果樹中經濟價值最高的樹種之一,目前我國的櫻桃栽培面積已達世界第一。

櫻桃的今生前世

櫻桃在我國栽培歷史久遠,但在遙遠的古代,古人們吃到的櫻桃可真是果子小、果核大、肉質薄,無論和外觀和口感都和今天的櫻桃相差甚遠!這種本土的小櫻桃在國際上被稱作中國櫻桃,在我國四川、安徽、江蘇等地均有栽培。

與古人書面中所記載的櫻桃不同,我們今天吃到的大櫻桃是指歐洲甜櫻桃,是目前我國的主要栽培品種,目前已被泛指為“櫻桃”。

說起櫻桃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張開春表示,“如果要將櫻桃產業劃分階段的話,應該是三個階段,一是改革開放以前,二是2000年左右第一次發展,三是近十年來較快發展。最近幾年,人們更加重視櫻桃的品種,溫室櫻桃也在興起。但我國的櫻桃產業至今還沒經過一次大的洗禮。”

小櫻桃 大產業:張開春談我國櫻桃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櫻桃

櫻桃主要栽培品種及產業發展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櫻桃種植無論面積和產量都已經是世界第一。2017年冬和2018年春我國的櫻桃進口量已經達到13萬噸,可見中國人多麼喜歡櫻桃。”據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櫻桃種植面積約300萬畝,產量約110萬噸。主要栽培地區包括山東、陝西、遼寧等地,其餘各省區甜櫻桃生產規模很小。

從櫻桃種質資源方面來講,目前我國收集到的品種資源有150~200個,主要保存在大連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煙臺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等地。我國的甜櫻桃育種工作起步較晚,最早始於20世界60年代,培育出10餘個新品種,其中紅燈、佳紅、紅蜜等品種已成為櫻桃生產中的主栽品種,這些品種能很好地適應我國的氣候條件,為櫻桃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目前,我國甜櫻桃主栽品種有‘紅燈’‘美早’‘薩米脫’‘早大果’‘拉賓斯’等,各產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主栽品種各有側重。

短短數十年間,中國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甜櫻桃生產和消費大國。從2014年起,中國甜櫻桃進口量已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甜櫻桃消費市場。

櫻桃產業發展在我國大櫻桃產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生產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中國雖然是櫻桃生產和消費大國,但產業卻不強。“目前,世界先進國家的櫻桃平均畝產1500斤到2000斤左右,而且櫻桃的品質高,都是大果型的硬肉優質果。與之相比,中國櫻桃不僅平均畝產偏低,品質上也參差不齊。”張開春說。

小櫻桃 大產業:張開春談我國櫻桃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櫻桃果

從櫻桃的育種角度來講,甜櫻桃因栽培效益高而深受果農的喜愛,近年來櫻桃種植積極性非常高,但是我國的育種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缺乏國家項目支持,不尊重知識產權等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新種子法的出臺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轉,但保護方法不夠得力,執法力度不夠嚴等問題依然存在。

在櫻桃種植方面,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嫁接離不開砧木,適宜的砧木品種是栽培出高品質櫻桃的前提。砧木是種苗帶根系的株植部分,是植物嫁接繁育時承受接穗的株植,也就是說櫻桃種苗是嫁接組合苗。但在我國,多數國外引進品種和砧木仍然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現象。由於栽植技術的不完善、苗木質量較差、保障措施不健全、自然災害頻發等因,櫻桃成活率低是我國櫻桃生產中存在的重要問題。

從栽培技術來講,目前我國很多櫻桃種植技術依然在照搬蘋果、梨等大宗水果的栽培方法。“櫻桃產業急需研究適宜當地立地條件和品種特性的栽培目標和管理技術。目前我們國家的櫻桃管理技術先進性和配套性都不夠。”

此外,我國甜櫻桃採後處理技術與國外也存在很大差距。“櫻桃在核果類水果中比桃、杏等都好儲存,但管理不當時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目前我國的櫻桃果實採後缺乏預冷環節,果實田間人工挑揀分級、裝箱後運到市場銷售,且採後包裝簡陋。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櫻桃產業的發展。

張開春:進入櫻桃產業不可盲目

“櫻桃比起蘋果、梨等大眾水果來說更受市場歡迎,價格也比較高,現在各地種植櫻桃的效益非常好,所以櫻桃的栽培也非常火熱。但我認為近一兩年,我國的櫻桃產業可能會達到一個短暫的、臨時性的、局部的相對過剩期,會淘汰掉一些過剩的劣質產品。”

張開春認為,櫻桃雖然價格高、受市場歡迎,但種植戶不可盲目種植櫻桃,他對櫻桃種植戶有五點建議。

首先,要做好果園的選址,科學地規劃和設計果園。要充分了解園址的自然氣候條件、農業設施和人文環境。比如可以發揮大櫻桃基地離城區近的優勢,將基地建設與旅遊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櫻桃產區建設農家樂,考慮到推行果園採摘銷售,以擴大銷量等問題。此外,在選址方面也要考慮到選擇適宜的栽培技術、省工、容易實施機械化的栽培地區,同時在做好標準化的栽培方案。

二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註重對水果品質的追求,在種植前要充分考慮品種的選擇,為高效生產打好基礎。品種不同,生產能力各異,抗性有別,在選擇品種時首先要考慮到品種的經濟性狀,選擇個兒大、硬肉、質優的品種。也要考慮到品種是否適宜當地氣候條件,如雨水多的地方需要考慮品種的抗病性、抗列國能力等,根據地理位置、市場情況綜合考慮早、中、晚品種比例的搭配也非常重要。此外,除了考慮品種經濟性狀以外,還應注意配置授粉樹。

三是種植戶在栽培種植的過程中,必須想辦法提高櫻桃的產量和品質。綠色有機食品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在櫻桃種植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食品安全,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要少量多次的施用化肥。要有效地控制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措施,提倡生物防治。生產出高品質的果實才能提高生產效益。

四是在果實採收的過程中,要進行實時採收,低溫時採收,並進行預冷分級,並做好包裝。

五是要考慮到櫻桃的貯藏運輸,大的種植企業應當積極發展櫻桃加工,提高櫻桃產業的現代化生產水平。貯藏、運輸、加工是櫻桃生產的後道工序,後道工序的完善可有效地減少生產損耗,提高產業效益,因而應根據大櫻桃的生產特點,有針對性地研發貯藏、運輸、加工等配套技術,切實減少生產損耗。

此外,張開春認為對於整個櫻桃產業來說,應當控制發展規模。堅 持適地適栽,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多了爛、少了斷是農產品發展的基本規律,象 前幾年我國蘋果產業發展中規模過大,導致產能過剩,多地出現大面積毀園現象,給生產造成了很大的財力、人力浪費。目前在櫻桃產業來說,已經有盲目發展的趨勢了,我們必須要注意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