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資本季薇:大規模佈局時機已過去,行業投資將進入精細化時代

華映資本季薇:大規模佈局時機已過去,行業投資將進入精細化時代

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 季薇

“創業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說如果創業是一段60個月的、波瀾壯闊的旅程,那麼很可能前59個月都是波瀾,最後1個月才是壯闊。對待企業,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耐心和支持。”在2018年6月8日華映資本舉辦的以“理想三旬”為主題的年度大會上,華映資本創始管理合夥人季薇分享了機構成立九年以來的心得和打法。

作為國內最早的文化產業基金,華映專注於“文化+消費”、“科技+產業”等融合商業模式,目前其管理資產規模已經超過6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近150家。據季薇透露,自基金成立以來,其近三分之二的被投企業確認或完成後續輪融資,26家被投企業估值超過5億元。

行業投資進入精細化時代

“這九年,我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要做好行業的投資人。”在年會現場,季薇如此強調。

此前,華映資本的投資更偏向於全產業鏈佈局,主要依託三大打法:領投、佈局、閉環。一是領投,目前其項目中領投的比例達93%,首輪投資平均佔股比例達15%;二是佈局,即關注被投企業能否在技術、資源等方面和其他企業形成互補和產業鏈延伸;三是在重點領域實現閉環,比如從早期的網文延伸到影視、動漫和綜藝等IP全產業鏈。

得益於這種全局覆蓋的打法,目前其在所專注領域已基本完成佈局,比如在文化娛樂賽道已基本實現全品類覆蓋;在消費領域的渠道、品牌等方向也做了眾多投資。2017年,華映共向29個新項目投出5.3億元,有6個項目實現併購退出。目前其10家被投企業正處於IPO籌備階段。

“華映資本最早成立時,專業型投資機構還非常少,現在很多機構都有自己專注的垂直領域,精細化管理時代已經來了。”這意味著,“對類似華映資本這樣的產業基金來說,文娛行業大規模佈局的時機已經過去,目前在某些垂直領域或許還存在機會。”季薇稱。

“拿知識付費來說,這個行業發展很快,2017年也因此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但這個行業還處在發展早期。 2017年其市場大概是150億元,2018年市場預計達到兩三百億,未來如與教育結合,有望突破千億。” 季薇舉例。

她表示,走過行業大規模佈局的階段,文娛行業投資將迎來存量市場時代。目前,文化產業的垂直細分領域,從上游內容製作到發行等第三方機構,基本都已經實現明確分工,每個賽道里均紮根著大量企業。在增量已相對稀少之際,存量整合將成為華映當下的重點:幫助企業挖掘存量金礦,整合並提升企業價值。

在季薇看來,這種挖掘和整合涉及兩個方面:從前端來說,通過跟蹤細分賽道的發展動態,定期輸出行業研究報告。在投後管理中,從信息對稱過渡到強調實效賦能。在這方面,華映資本計劃通過自主研發的投後管理系統,為被投企業提供資源對接等幫助,將自己的角色從‘催化劑’轉變為‘主引擎’。

三大能力、兩大驅動

在季薇看來,行業投資需要培養三種能力——專業能力、攢局能力(即資源嫁接整合能力)以及運營能力。

幾種能力融合,最終是為了讓投資機構和被投企業實現共贏:既可以讓機構對重點產業鏈進行有效整合,也能為被投企業提供更多和合作方互動和協同的機會。

“我們投的每家公司都是我們洞悉行業的毛細血管。”季薇稱。在她看來,被投企業是行業投資人瞭解市場新變化的寶貴資產。在和被投企業交流的過程中,機構可以獲得一手數據,這往往能成為其後續投資的有效信息。比如,其投資的零售AI企業深蘭科技,正是源於另一家被投企業微盟的推薦。

據季薇透露,三大能力之外,華映資本的行業投資還主要依託兩大核心驅動力——用戶需求的變化和升級、技術的創新與變遷。

除了技術,華映資本的內容投資還基於對新人群需求迭代的追蹤。“新人群會帶來新的內容形態、消費方式和消費心理。比如此前所謂的亞文化——國漫、嘻哈、街舞等正成為全民消費的內容形態。這些都是投資值得關注的部分。” 季薇稱。

從2016年以來,消費市場在新人群的帶動下正呈現出多個新變化: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快速增長,出現線上線下融合、社交化等趨勢。另外,千禧一代在電商消費領域的支出在整個人群的佔比正逐年提高,目前已經高達2/3。

在這些趨勢的影響下,在消費領域,迅速佈局流量入口已經成為商業的根本:在線上,抓住消費者心智,把線上流量轉化為消費行為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線下,則存在改造存量(對傳統渠道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提升增量等商業模式。“線下體驗式消費等增量流量入口會是未來消費的重要方式。”季薇稱。

“未來十年,中國將迎來品牌崛起的黃金十年。不管是供應鏈、支付、創業團隊成熟度、現有基礎設施等都已經非常完備,市場已經到了快速爆發階段。”季薇強調。目前,華映資本已經在時尚、生活方式、健康飲食等消費賽道都進行了佈局。

投資進入“無風口”期

“從整個行業來看,2017年至今,我們面臨的更多是‘無風口’型的投資機會。”季薇稱。這意味著,2018年可能很難出現類似移動互聯網這樣的風口機會,資本或將回歸長線和價值投資階段。

除此之外,2018年,投資機構們難以忽視的是:金融監管趨嚴的傳導作用下,資本荒現象開始出現。一方面,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數量和資本規模同比有所下降。同時,投資行業開始出現強烈的“馬太效應”:資本向頭部優質項目靠攏,大約1%的投資項目佔據了30%的投資金額,2018年Q1單筆融資金額創下新高。

隨著監管審核趨嚴,A股過會率持續走低。同時,港股的情況也不樂觀。眾多新經濟類公司湧向港股,但上市的中國公司破發率高達70%。其中,已經登陸港股的新經濟“五劍客”,除閱文集團外均已破發。

在季薇看來,除了監管整體趨嚴,文化內容投資還需要注意幾大趨勢:一方面,互聯網巨頭正通過投資打造媒體帝國,比如騰訊對動漫行業的廣泛投資。對財務投資人來說,如何和互聯網巨頭進行合作和協同,合作時如何選擇好時機、如何挑選合適的合作對象以及合作是否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等都值得深思。

此外,隨著行業更迭的速度加快,這個行業正呈現商業模式愈發融合、產業邊界愈發模糊的態勢,多元化變現正逐漸成為企業的標配。

因此,據季薇透露,在下個階段,在圍繞人群和技術變遷的核心主題下, 華映資本將把工作重心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力進行核心項目的整合。關注被投企業的模式變化和融合,助力其進行多元嘗試和拓展。

三、華映資本同樣看好技術升級迭代和產業賦能帶來的機會。比如,看好小程序為企業帶來的賦能潛力。

2.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信息。關注投中網即可獲得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