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124位來自國內外的槳板愛好者齊聚永嘉楠溪江

在剛剛落幕的2018楠溪江國際槳板公開賽上,124位來自國內外的槳板愛好者齊聚永嘉楠溪江,水面爭鋒,百板競流。來自重慶萬州的小夥兒譚明華獲男子統一組200米速度挑戰賽冠軍。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譚明華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冠軍獎盃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譚明華在領獎臺上(左2)

譚明華不僅是槳板愛好者,還是公益達人。汶川地震、茂縣泥石流等,都有他的身影,他還曾參與救援汶川地震中的“可樂男孩”。

高峽出平湖

槳板運動在萬州普及

近年來,槳板運動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在三峽庫區的萬州,因新高峽出平湖,槳板運動變得普及,湧現了一批熱愛槳板、成績出眾的愛好者,譚明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次以板會友收穫很多。”譚明華是槳板發燒友,熱愛挑戰。就在今年4月,他和福建廈門的板友為了挑戰體力、耐力以及意志力,靠一塊槳板,從朝天門劃到萬州十七碼頭,350多公里,歷時5天,目前是國內單次槳板划行最長記錄。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今年4月,譚明華和福建廈門的板友,為了挑戰體力、耐力以及意志力,靠一塊槳板,從朝天門劃到萬州十七碼。

“第一天我們就遇到了強對流天氣,被風浪掀翻在波濤江水中十餘次,整個五天行程60%以上是逆風前行,非常累。特別是在中午,會有中暑的感覺。必須通過自我不斷調節,才能完成這次槳板划行挑戰。”譚明華說。

汶川地震

他參與救援了“可樂男孩”

“曾與它同行,願國泰民安,再無緊急任務!”今年4月27日,中國國際救援隊迎來17歲生日,譚明華在朋友圈中這樣寫道。

10年前,譚明華在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對外稱中國國際救援隊救援分隊服役。在5·12地震發生後,隊伍接到命令,前往災區營救。因為個頭小,譚明華承擔了營救“可樂男孩”和“堅強女孩”的前期狹窄通道開鑿。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在東汽中學救援可樂男孩現場,譚明華(左,拿著木棒)與戰友做支撐材料。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5·12地震救援現場,譚明華(左)。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終於營救出可樂男孩,戰友們拍了張合影,譚明華(最左)。

2008年5月15日,東汽中學高二學生薛梟終於被營救出廢墟,被抬上擔架後:“叔叔,我要喝可樂,要冰凍的。”這句話通過直播鏡頭,傳遍了整個中國。“薛梟和馬小鳳兩個當時被困同一區域,都需要深入廢墟進行通道的開鑿。”譚明華回憶,當時現場餘震不斷,並且可操作空間有限,營救小分隊向小龍、王剛和他三個個頭較小的隊員承擔了前期狹窄通道的開鑿。

“營救過程很緊張,大汗淋漓,來不及休息,只聽到女孩馬小鳳從革命歌曲唱到流行歌曲,一直給同學薛梟加油鼓氣,也給我們救援現場緩解了緊張氛圍。”譚明華說,那歌聲他至今不會忘記。

公益達人

國家隊到民間隊,救援精神得以傳承

譚明華是槳板愛好者,他更是一位公益救援達人。

2008年12月,兩年服役期到,譚明華選擇退伍回到重慶萬州老家。

“雖然選擇了退伍,但汶川救援行動對我衝擊很大,我也重新樹立了人生價值觀。當災難來臨時,人總是很渺小,無助。服役兩年,學了點救援皮毛,我也願意努力繼續學習,把這件事繼續下去。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譚明華回到重慶,繼續關注著民間志願者救援隊伍。得知萬州有一幫應急志願者,譚明華加入其中。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譚明華參加汶川地震救援的紀念證書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譚明華在泥石流救援現場

從國家救援隊到民間救援隊,譚明華回到了救援一線。茂縣泥石流、九寨溝地震……每場災難,都有他和隊伍的身影;溺水、洪災、應急搶險……有救援需求的人總會在第一時間撥打他的電話。

譚明華平常用的手機號碼,也是救援呼叫號碼,24小時不關機。他說,這是方便大家在緊急情況下第一時間能找到他。

收穫愛情

妻子和他一樣熱心公益救援

“你何苦呢,又沒得工資,又不是公職人員……”譚明華身邊,不時會冒出各種質疑的聲音。他欣慰的是,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妻子的默默支持。

“我們就是在救援隊認識的。”聊起自己的感情,譚明華很自豪。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比賽很激烈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比賽現場的譚明華

“2014年我加入了藍天救援,那時候做秘書工作,但有緊急任務的時候,也會跟著一起。”妻子曾超說,她和譚明華就是在救援隊認識。陽光、正直,這是她對他的第一印象,也正是他身上的這些能量,吸引了她,兩人相愛,並在2016年走進婚姻的殿堂,現在有兩個可愛的小寶寶。

凌晨來個救援電話,這樣的事情在他身上時常發生。“懷孕期間,半夜這樣的救援電話也不會少。他有時候會覺得愧疚,讓媽媽搬來一起住,對我有個照應。”曾超說,她理解丈夫,也支持他的救援工作,“只希望他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練就本領

自身足夠強大才能保護他人

每逢災難發生,救援隊伍就會迎著災難而上。

危險是難免的。就在5·12地震救援現場,譚明華的戰友在餘震撤退時腿卡在廢墟中,嚴重骨折。

“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保護自己、救援他人。”每週三,萬州體育場足球場上,總能見到這樣一支揮汗如雨的隊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因救援匯聚一起,5公里跑步、俯臥撐、下蹲等這些基礎體能訓練項目,已堅持了4年。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譚明華在雲陽搜救落水人員

重慶萬州小夥在國際槳板賽上喜獲冠軍 他曾參與營救“可樂男孩”

每週,他會組織隊內小夥伴進行廢墟救援、水域救援、繩索救援等專業培訓。

據瞭解,每週三是大家體能訓練時間。在節假日,他會組織大家進行廢墟救援、高空繩索、水域救援、應急醫療等技能培訓。目前救援隊隊員擁有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CNSART地震應急救援技術培訓認證、國家職業資格應急救援員師資考評員、紅十字會師資、國際工業繩索技術行業協會IRATA L1認證、國際搜救教練聯盟IRIA R1R2認證、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PDAI OW、美國心臟協會AHA認證、建築坍塌二級認證等專業機構的證書認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