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不該成為人人趕超的目標

不知何時起,以太坊似乎成了家大業大的土財主,人人都想打土豪分田地。如國內的NEO,號稱中國以太坊,再如ADA,號稱日本以太坊,現在似乎發行個幣不吶喊幾聲將要取代以太坊就落後他人一樣,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以太坊不該成為人人趕超的目標

以太坊是2014年誕生的第一個智能合約平臺,也是早期ICO眾籌項目的代表性項目,目前已經是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市值的數字貨幣,鏈上活躍度已經遠超比特幣成為第一,諸多ICO項目都是建立在以太坊ERC20標準之上,可以說以太坊已經成為了眾多新生代項目的孵化器。根據加密貨幣研究員和YouTuber的Kevin Rooke的說法,以太坊社區已經擁有超過250,000名開發者,前100名區塊鏈項目中有94名在Ethereum網絡之上推出。

藉由以太坊平臺上ICO熱潮,以太坊在流血一月前大放異彩,幣價曾到達一萬一枚,以太坊在谷歌的搜索量暴漲,成為圈外人認識的除比特幣之外知名度最高的數字貨幣之一。由此以太坊成為了諸多ICO項目趕超的目標,智能合約成為幣圈風頭無兩的熱詞,每個新項目沒智能合約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以太坊真的有那麼好嗎?理性分析一下,其實以太坊並不符合我心目中的區塊鏈項目標準。以太坊最大的黑點,2016年的“THE DAO”事件,為了追回被黑客盜走的幣,以太坊以V神為首幾個核心人物強制性回滾了交易,並且新鏈獲得了以太坊(ETH)的冠名權,而原鏈卻被命名為以太經典(ETC)。儘管追回了損失但區塊鏈技術的不可逆轉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特性被踐踏的蕩然無存。無論如何對以太坊來說,V神的個人影響力都太大了,這將是對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原則毀滅性的打擊。

以太坊不該成為人人趕超的目標

在我看來,那些新生代區塊鏈項目所謂趕超以太坊更多是對ICO發幣權的爭奪,以期獲取更多市場。去中心化開發將是困擾以太坊的核心問題,中本聰離開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多個開發團隊互相競爭,這才是對去中心化開發最好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