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日前,江淮大众首款电动车产品SOL(思皓)E20X,在江淮汽车的“大本营”合肥工厂正式下线。

尽管只是一辆新车量产下线仪式,但各相关方均派出了一把手高规格出席,各相关方对江淮大众“大儿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作为国内新一轮“合资潮”的头牌玩家,江淮大众的“联姻”,是强哥亲自搭桥牵线的。这样的背景,使得其自“萌芽”至今,备受各界关注。从去年6月签署合资协议,到如今合资首款产品量产下线,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效率,也是没谁了。

公开资料显示,SOL(思皓)E20X三围尺寸为4135x1750x1560mm,轴距为2490mm,定位A0级纯电动SUV。新车搭载江淮提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综合续航里程超过300km。

值得注意的是,自打新车在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公开亮相以来,业界无不惊叹:思皓E20X从内到外,与江淮自家的iEV7S也太像了吧!

对此,官方也并不避讳。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思皓E20X集成了大众汽车集团在华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以及江淮汽车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和西雅特欧洲团队的设计精髓。”下线仪式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如此表示。可见,海兹曼教授真是一个“耿直”的boy,只是在措辞表达上,其也入乡随俗的“说的不那么直白”罢了。

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也现场表示,思皓E20X这款车,是基于江淮汽车的新能源技术框架打造,并且拥有大众汽车集团的品质保障,“每一辆江淮大众的汽车产品,都将经过大众汽车集团质量标准的严格检验。”安进的话,也再次印证了外界的直观判断。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结合官方的表态,我们可以给出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江淮大众合资生产的第一款产品,思皓E20X本质就是江淮iEV7S的换标改良版(改良一词,用在此处似乎更为贴切)。

即在江淮现有的产品基础上,由大众旗西雅图设计团队负责给新车适当地“磨磨皮、美美容”,改改外观内饰设计;然后,交由江淮的工厂生产时,再参考大众汽车的品控管理体系、确保新车品质层面的提升……

经此一弄,借着“江淮技术+大众光环”,思皓E20X就此诞生了。嗯,此处必须强调,品牌是合资牌儿。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这确实很“敷衍”。面对外界的不解与质疑,纵使江淮大众都宣称,思皓E20X只是合资公司出的第一款产品,双方共同投资新建的全新智能化工厂,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前完工投产)。

But,聊哥依旧非常不能理解——既然如此,如此“猴儿急”搞出的思皓E20X,意义何在?!

要知道,你江淮大众,可是素有“中国制造最强代言人”的强哥,给亲自做的媒啊!搞出这么个“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东西,岂不是要赤果果“打脸”的节奏……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说到这里,聊哥又不禁想到了前些天《车市裴聊》才写过的,别克退市两年之久的“低端”车型凯越“换壳”重来的例子。

在我们看来,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上汽通用别克品牌的这种行为,无可厚非。毕竟,人家外资品牌来中国,不是为了见证自主品牌如何做大做强的,有市场有赚头,人家为何不干?捷达、桑塔纳在中国能卖到现在,凯越当然也可以。

所以,我们该“鄙视”的不是人家别克凯越,而是该刺激中国轿车反思争气。

江淮大众E20X,消费者认账么?

回到江淮大众思皓E20X的话题,在聊哥看来,这款“假洋品牌”产品投放到市场之后,其市场表现,恰恰是检验自主品牌及国人消费观念的极佳“测试剂”。

具体来讲,堪称江淮iEV7S“亲表弟”的思皓E20X,如果上市后一炮打响、在与同级别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竞争中获胜,那么从很大程度上即可反应:在燃油车领域,存在了这么多年的“洋品牌的东西就比中国品牌的好”的消费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反之,即可视为国人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可度,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令人欣慰的地步。

显然,我们乐于并希望看到,后面一种情形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