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马铃薯下部叶片发黄原因

病害方面,当马铃薯感染黄萎病、早疫病、晚疫病、花叶型病毒病均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症状,各病害发生症状如下,请读者比对。

马铃薯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及种传病害,染病后,病株根部和茎部维管束被破坏,叶片叶脉间发黄,逐渐转褐色,轻发病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褐色干枯,呈现黄萎症状,严重的整个植株萎蔫枯死,剖开茎秆可见到维管束变黑褐色。

晚疫病是马铃薯常发病害,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叶片病斑的周围形成淡黄色的褪绿边缘,病斑在茎上或叶柄上呈黑色或褐色,如果判断为晚疫病可以使用氟吡菌胺霜霉威或霜脲氰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早疫病最先发生在植株的下部较老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病斑周围和病斑之间叶部组织褪绿,随着新斑的产生和老斑的扩展,整个叶片褪绿,然后坏死,脱水。早疫病一般多发生在块茎开始膨大时,发病前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克菌丹等品种进行防治。

肥料缺乏方面,当马铃薯出现氮、钾、硫、镁元素缺乏时,会表现为中下位叶片发黄,若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向上发展,整个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缺素症状。

缺钾时表现为叶尖及叶缘坏死,变为黄棕色,并渐向全叶扩展,老叶青铜色,干枯脱落缺氮表现为叶片均匀淡绿色,严重时叶片上卷呈杯状缺硫植株黄化,生长缓慢,叶片会出现褐色斑块缺镁老叶的叶尖、叶缘及脉间褪绿,并向中心扩展,后期下部叶片变脆,增厚,失绿叶片变棕色而坏色,脱落,若确定为元素缺乏,可使用苏古米钾、磷钾动力、惠得营养液等进行喷施或滴灌,缺硫严重地块可以喷洒硫磺干悬浮剂。

「农业知识」马铃薯下部叶片发黄原因

「农业知识」马铃薯下部叶片发黄原因

「农业知识」马铃薯下部叶片发黄原因

「农业知识」马铃薯下部叶片发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