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歸來,是狂歡還是陷阱?!

獨角獸歸來,是狂歡還是陷阱?!

在寫今天的文章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吧。

請問獨角獸這種神秘的動物喜歡吃什麼?

獨角獸歸來,是狂歡還是陷阱?!

吃素的,喜歡吃韭菜。(僅供娛樂,不構成投資建議哈~)

一、

這些獨角獸公司,這麼厲害,看起來這麼有錢,估值都是千億、萬億級別的,但又為何紛紛選擇了海外上市,而沒有在A股上市呢?

A股上市公司有一些硬性要求,其中有最重要的兩條,迫使這些獨角獸們紛紛海外上市。

第一、在A股上市,要求最近3年淨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

這一點對很多的獨角獸企業來說都不現實。比如京東營業20年了,2016才實現盈利,在此之前一直在虧著燒錢,燒自己的錢,燒投資人的錢,積累流量,做自己的平臺和市場。

所以這一條擋住了很多獨角獸的A股上市之路。

第二、也是非常非常關鍵的一條,A股上市要求同股同權。

這一點,是獨角獸企業無法忍受的。為了融資,公司就要出讓股份,如果在A股上市,股份出讓了,對公司的控制權也會削弱,一個不小心,公司就成了別人的了,這是獨角獸公司創始人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港股、美股沒有這麼多的要求,基本只要你公司有美好藍圖,未來能掙錢就行,所以美股、港股就成了獨角獸們的良配!

二、

現在國家也看到了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潛力,想著你們在國外,給別人投資掙錢也不是一個事兒,廢水不流外人田,回來吧~

於是政策開始傾向,行各種便利,於是CDR試點開始了。

CDR全稱China Depository Receipts,意為中國存託憑證,由存託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

說白了就是你只要買了這個存託憑證,就等於你買了對應的海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享受他們帶來的收益,當然,還有風險~

證監會設定的企業CDR申請條件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億元且估值不低於200億;設立持續經營3年以上,最近3年內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更等。

這麼看來,要求還是蠻嚴格的,限定了行業,對公司的市值規模,營收等都有具體要求,不是說隨隨便便一家公司就能申請CDR的,這也算是給了廣大投資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三、

以前我們要買BATJ的股票,需要開通港美股賬戶,現在有了CDR,我們以後在國內的股票市場,用人民幣就可以買賣了,會非常的方便。

但是這次CDR在國內發行,需要像打新股一樣去申購,概率也不大。

而且我們也知道炒股票7虧2平1賺的道理,又能有多少人能保證自己是那一成賺的人呢,所以很多人更樂忠於買CDR的基金。

這次包括南方、易方達、嘉實、華夏、匯添富、招商在內的六家基金拔得頭籌,獲得這次CDR混合證券投資基金3年期的封閉運作的許可,這為我們購買提供了途徑。

那麼買CDR基金有哪些好處和風險呢?

CDR相對於我們以前買海外股票基金的QD-II好處在於,可以直接用人民幣購買,方便很多,個人50萬限購,但其實想要買,多開幾個賬戶就好。

補充說明一下:QDII基金簡單來講,就是允許我們國內的投資人投資海外的股票基金,但是這個還有外匯額度限制等,限制比較多。

而這次的CDR基金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第一、CDR基金有三年的封閉期,流動性較差。

此次基金有三年封閉期,每半年開放一次申購,在封閉期間不能申請贖回,那麼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資金流動性很差,變現困難。

萬一這三年期間,你有個什麼項目事情,要花錢的,錢弄不出來,真的是很麻煩的事情。

第二、這些獨角獸有較大的波動可能性。

美股、港股已經牛市很多年了,對於這些BATJ等公司估值處於一個相對高位,同時這些公司的發展變化也是非常快速的,再加上現在都在炒作獨角獸、CDR概念,很可能這次包裝過來的獨角獸們,進入A股後,股價會很快下跌,就等著咱們國內的接盤俠接盤呢。

簡而言之,就是目前較高估值+概念炒作,所以我個人認為還不是一個上車的好時機。

當然,如果有讀者有自己的想法,在考慮了以上那些缺點之後,仍然想購買CDR基金,那也可以,下圖有購買這次的CDR的基金代碼,及代銷機構等。

獨角獸歸來,是狂歡還是陷阱?!

最後提示一下此次購買的順序:個人優先認購。1元起買,上限50萬;每隻基金募集金額保底50億,上限500億,6只合計3000億。如果超過500億,按比例配售;如果達不到500億,就向機構投資者募集,直到募集完成。

很有意思的是,個人優先認購,金額不滿,再給機構認購。

也就是說有錢先給散戶賺,這在A股怕是史無前例的,所以這真的會是我們投資人的一場狂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