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

側邊和頭後部為什麼不能很好地進行銜接,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了使側邊和頭後部的頭髮能夠很好地進行銜接,慎重地操作耳周圍的頭髮是非常必要的。耳周圍的頭髮和其他部位相比,髮量比較少,如如果忽視這一點,就會出現空隙……所以,在這裡提取發片時千萬不要加力,使用寬齒梳子和發片成垂直狀態進行梳理。另外,如果耳後提取發片的方向搞錯的話,也是其中失敗的原因之一。特別是,修剪低層次前下造型的外輪廓線時,為了不使耳周圍頭髮出現空隙,把發片的下側頭髮有意識地留長長。但是有時田由於發片的角度沒有正確地向上提升,頭髮留的過長,則留了厚重感。因此,修剪前一定要確認毎一個發片提取的方向和角度是否正確,然後再進行修剪。

長髮高層次修剪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在修剪長髮高層次過程中,髮型師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給工作帶來煩,並且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有很多所謂的“技術難題”並不都是帶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問題,有些問題涉及的就是最基本的、最簡單的基礎知識而已。比如,站立的位置,姿勢,腳下移動的方向、胳膊肘擺放的位置等,都是直接影響剪髮質量的最關鍵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往往在平時工作中被大家所忽視。下面就最普遍最容易發生的的問題給大家進行分析和解答,供大家參考。

(1)為什麼臉部發際線周圍容易產生重量堆積,如何解決?

為什麼臉部發際線周圍容易產生重量堆積,原因在於發片提升的角度不足。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是釒針對頭的圓弧狀而言提升發片,但是長髮的情況下,由於發片提升的高度往往不足使頭髮殘留了長度,所以就產生了厚重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一定要記住發片提升的角度是對頭皮而言,井且發片提升的角度一定要保持在0°或0°以上進行行操作,絕絕對不要在0°以下進行操作。

(2)為什麼前發和頭後部頭髮的長度連接不上,如何解決?

在沒有設定頭髮長度的情況下沒有確定設計線的長度),憑著覺就進行操作,其結果必然是頭後部側邊的長度不是短了就是長了。因此,切記在操作之前一定要認真地確定好設計線的長度。首先,在前額分區拉出一小撮髮束確定第一條設計線的長度,然然後,再在耳後骨格突出的部位拉出一小撮發東,確定第二條設計線的長度。左手持發片的切口角度一定要和耳後髮束的長度在同一條延長線上,然然後再進行操作(如下圖)。


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
(3)左右外輪廓線的長度為什麼不一致,如何解決?

修剪長髮外輪線時,因因為有長度,所以,不論怎樣,眼睛的視線總是比頭髮切口的位置高,並且還會發生視線零散、沒有落在固定的修剪位置上的情況,這些都是產生가問題的主要原因。如果左胳膊肘和頭髮切口平行的話,那麼,左右外輪廓線就會在對稱的狀態下進行操作。另外,利用左胳膊肘代替圓規使用是剪髮的基本要領和技巧,請你一定要記住。

如何使用鋸齒剪技法來塑造髮型更豐富的“表情”?

一般的情況下,在基本剪髮完成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怎樣使髮型產生更豐富的“表情”、也就是說,頭髮的內收感、方向性、動感、,質感等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此l時,操作的技法有很多,這裡,以短髮髮型為例,向大家介紹如何使用鋸齒剪(刻痕)技法,使短髮髮型產生輕的、良好的內收感,並且頭髮的表面呈現出自然的,光滑滑的質感(圖1,圖2,其中發片的長度相同,切切入的深度也相同)。
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在實際操作中,髮型師們經常會利用鋸齒剪技法來塑造髮型。但是,有很多髮型師由於不能夠充分地理解鋸齒剪技法的原理,因此,在操作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髮型的左右平衡感不好,一側的頭髮順暢,有光澤,而另一側的頭髮則沒有產生同樣的效果,但又不知道為什麼。而瞭解了鋸齒剪的操作原理後,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即是由左右的操作過程不相同(插入剪刀的角度不相同)而引起的。

鋸齒剪操作的方法有兩種,對髮尾面言,一是從斜1上側插入剪刀進行鋸齒剪,切口的角度是低層次狀態(圖1),二是從斜下側插入剪刀進行鋸齒剪,切口的角度是高層次狀態(圖2)。兩者的操f作方法不同(插入剪刀的角度不相同)、所產生的效果自然也是不相同的。圖1的效果是使頭髮呈現出厚重的“表情”,圖2則會使頭髮再現出輕盈的“表情”圖1從針上側括入剪刀進行鋸齒剪國2從斜下側括入剪刀進行鋸齒剪也就是說,高層次和低層次的操作原理也同樣適用於鋸齒剪技法上,具體地說,就是採用低層次切口角度進行鋸齒剪,所產生的效果會殘留厚重感:採用高層次切口角度進行鋸齒剪,整體髮型就會產生輕感。利用以上的原理,也可以自由地在其他部位進行操作。

在塑造長髮髮型時,最重要的設計線在哪個部位?

在塑造長髮髮型時,如果只注意左右的一部分長度,一且外輪廓線的某個部位的長度不相同的話,那麼,在視覺上就會形成左右長度不相等的印象,現在很多髮型,對於左右的長度非常重視,但是,對外輪麻線的角度卻不怎麼注意,。如果對外輪廊線的重要性性不能夠充分地理解,那麼,常常會使用錯誤的操作方式,東剪一下,西剪一下,頭髮修剪得沒有章法,越剪越糊塗。因此,外輪廓線是塑造髮型最重要的設計線。也就是說,外輪輪線如果發生差錯,量感也會產生左右不對稱的狀態。


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例如,請看上圖所示,由於a位置和b位置的長度發生了誤差,儘管側中線上的c和d的長度是相同的,但是,切口的角度不相同,那麼自然是,在視覺上會形成了左右長度不相等的印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長髮高層次在基本剪髮完成後,某個部位可能還需要進行打薄削剪來調整量感、也就是說減少了髮尾的髮量,整體的頭髮就會蓬起。所以,切記,在確定設計線的長度之前,一定要把頭髮蓬起的部分計算進去。如果不這樣的話,很容易產生不可彌補的失誤,尤其是前發。因此,一定要對頭髮的髮量、粗細、有沒有自然捲發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觀察之後,才能最終來確定設計線的長度。

用什麼方法可以又快又準確地檢驗左右是否對稱?

在最初階段進行剪髮操作時,每次我都會盡心盡力地把髮型做得完美一些,但是,在左右對稱方面,總會讓我不太滿意,卻又覺不到誤差在哪裡,想進行行調性修剪又不知從何下手,這田時只好請老師幫我檢査。老師只在瞬間就會告訴我誤差在哪裡,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當田時讓我好羨幕。

你也想知道老師是應用了什麼技術方法嗎?請看下面的展開圖(圖1、圖2),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因為頭近似於球體,有弧度,而發片的切口角度通常是直線形的(和發片成垂直狀態)。所以,像圖1那樣,a和b兩個發片剪完後.發片的中間一定會出現稜角(c和d)。也就是說,只要檢査一下左右稜角的形狀,就可以確認左右是否對稱。如果左右稜角的形狀和位置不一樣,那麼只要根據稜角的形狀就可以判析出產生誤差的原因。
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例如,像圖1中a和b那樣在同樣的條件下,頭後部左右的長度一定是相同的並且修剪後所產生的稜角c和d也在同一個焦點上。但是,如果像圖2中a和b那樣,在耳後兩側提拉發片的方向不相同的話,修剪後所產生稜角的形狀和位置(c和d')一定是不相同的,並且不在同一個焦點上值得提示的是,在操作程序不正確的情況下,如果稜角的位置發生了很大的偏差,就必須認真地從最初的剪髮開始進行調整性修剪。也只有這一種方法,根據上面面的舉例說明,我們瞭解了構成稜角的原理,在平田時塑造髮型時利用這一原理,在側中線上也可以準確地確認量慈的位置。

為什麼說確定形成量感的位置是非常必要的?

在設計高層次長髮髮型時,根據頭髮流動的方向來設定形成量感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檢驗一個髮型師的綜合素質的好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每個人形成量感的位置,或者說頭髮的蓬起狀態如果產生了偏差,那麼,整體髮型看上去就會沒有“主題”,毫無生命力。

對於骨骼的特徵來講,初學者經常看到的是做練習用的頭模,頭的的形狀完全相同,也就是說設定形成量感的位置的範圍大體也是一致的,也就談不上有什麼難度。但是,真人頭的形狀和頭模完全同樣的是沒有的,100個人就會有100種形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設定形成量感的位置時,就一定要因人而易,不能千篇一律。

平時我走在街上,經常看到很多髮型在設計理念上,把頭和頭髮看成是毫不相關的兩種“物體”。就髮型而言,任意地設定形成量感的位置,然後又單一地尋求髮型的輕盈感,過分地進行打薄削剪,使每個人必要的形成量感的位置,頭髮的蓬起狀態產生了偏差,結果,塑造的髮型和本人的自然條件相相比較,失去了和諧感。鑑於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基本剪髮的程序中就確定好形成量感的位置是非常必要的,而進行分區操作作則則可以減少誤差。請看下圖所示。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設定形成量感的位置的重要性。


剪髮必修課:臉部發際線如何解決重量堆積,如何準確檢查左右對稱​如上圖所示、由b至a和c的長度相等,由f至c和g的長度相等,由髮根至d和h的長度也相等。b、f點(形成量感的位置)的位置長度可以決定髮型的量感、層次的高低。層次越高,量感就越輕;反之、層次越低,量感就越重。需要注意的是,b至a的長短是由b點來控制和決定的。如果在b點過分地追求輕盈,那麼,上方分區的頭髮很容易變短,造成量感形成的位置發生偏移.使最初設計的髮型輪廓消失了。

這裡把圖中兩種情況進行對比,得出出的結論是,髮根至d,h的外輪廓線的長度儘管相同,但是,由於上方操作分區的位置不相同(形成量的位置b、f點不相同),即使是以相同的角度(垂直修剪)提取發片,其效果即切口點、形成量的位置卻發生了變化,頭髮的長度也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髮型也發生了變化。所以。髮型的千變萬化不僅僅是由於修剪方法的改變,而且也是由形成量感的位置來決定的。

關注作者不迷路,下期分享更多美髮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