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雷鋒,1940年出生在長沙一個貧困家庭,7歲父母雙亡,跟著年邁六叔公,六叔奶奶長大。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雷鋒死後沒有火化,那時國家未提倡。圖為雷鋒最早下葬的葛布墓地。看清楚,當時只稱是“烈士”,墓也比較簡單。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後,雷鋒不再是簡單的烈士了。

1964年4月撫順市為紀念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望花公園重建了雷鋒墓,圖為雷鋒靈柩當時從葛布烈士陵園遷往望花公園情形。

注意看,雷鋒遷葬時的葬具是彩繪棺,相當講究。棺頭書有輓聯——上聯:革命精神與世長存;下聯:為國捐軀留名千石;橫批:永垂不朽。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雷鋒下葬時是摩托車開道。圖為送葬情景。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當年組織學生參加雷鋒靈柩遷葬活動.。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公祭雷鋒大會現場。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遷葬後的雷鋒墓,規格提高了,但還是土堆式。注意,墳前的墓碑變得有講究了。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雷鋒墓碑上出現了“永垂不朽”,這說法只有國家領導去世後才會給的。

一位英雄的葬禮,到場送殯者人山人海

現在,雷鋒是中國當代最大的道德偶像,圖為撫順雷鋒公園內的豪華新墓。

在新雷鋒墓前修築了超大廣場——請不要問為什麼,這是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