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教你如何用土池培育小龍蝦幼苗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離開母體的幼蝦體長約9——12mm,可直接放入池塘養殖,但此時的幼蝦由於個體小,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抵禦、躲避敵害的能力都比較弱,直接放入池塘中養殖有可能影響幼蝦的成活率,最終影響成蝦的產量。因此,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幼蝦培育,將幼蝦培育到2.5——3.0cm,再放入成蝦養殖池中養殖,可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和養殖產量。龍蝦的幼蝦培育有水泥池培育和土池培育兩種模式。

蝦苗池應選在水源充足、水質清潔無毒、排灌水方便的地方,育苗池的灌排系統應嚴格分開,以便管理和防治疾病。

育苗池最好是東西向長的長方形,背風向陽,面積一般在0.5——2畝,以利於日常管理。

池水的深度應隨著蝦苗的生長遂漸由淺變深,最後穩定到0.8——1m即可。對不能控制水深的池子,在放養蝦苗之前,先要加以改造,以防池水太深,水溫變低,水質不易培肥;相反,池水太淺,水質和水溫將要受到影響,同時不能隨著蝦體的增大而擴大蝦苗的活動空間,不利於蝦苗的生長髮育。

育苗池坡比1∶2,並建好防逃設施,注排水方便,進水用篩絹網過濾。

入冬待蝦出池後,排乾池水,日曬數天,再挖去池底過多的淤泥,然後排乾池底的餘水。如池中淤泥較少,只需排幹曝曬幾天即可。

藥物清池是指用藥物對池子進行消毒,殺滅池中的病原體和敵害。採用藥物清池的時間,最好選在放養蝦苗前10——15天進行。時間過早,在放養蝦苗之前,往往會重新出現一些病原體和有害生物,時間過晚,藥物毒性沒有完全消失,蝦苗往往會出現中毒現象。

藥物清池要選在晴天進行,消毒藥物最好選用生石灰,畝用量100——150千克,方法是先將生石灰放入木桶加水溶化成石灰乳劑,趁熱潑灑全池。清池後,隔2——3天即可注入新水,施入適量基肥,再隔7——10天,待藥物毒性消失後始放蝦苗。

為了使蝦苗入池後能有適口的天然餌料生物攝取,培育土池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肥300——500千克,促使水體小生物滋生,主要是培育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生物。投放有機肥後15——20天再放蝦苗,這時池水基本穩定,天然餌料滋生量也相對適中。

放養蝦苗前,要在培育池中移植和投放一定數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植物,沉水植物可用菹草、金魚藻、輪葉黑藻、眼子菜、伊樂藻等,成堆放置在培育池底,每堆5——10千克,每畝15——20堆。漂浮植物可用水葫蘆和水浮蓮,用竹子固定在培育池的角落或池邊,供幼蝦攀爬、棲息和蛻殼時作為隱蔽的場所,還可作為幼蝦的飼料,保證幼蝦培育有較高的成活率。

土池培育幼蝦,每畝可投放0.8cm的稚蝦10萬——15萬尾,投放時應避免陽光直曬,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要帶水操作,將稚蝦投放在淺水水草區,投放時動作要輕快,要避免稚蝦受傷。

培育龍蝦幼蝦,飼養前期要適當追施發酵過的有機肥,培育枝角類和橈足類浮游動物,為幼蝦提供充分的天然餌料,同時投餵魚糜、絞碎的螺蚌肉、屠宰場下腳料、豆漿等,投餵量以每萬尾幼蝦0.15——0.2千克,沿池邊多點片狀投餵,每日分3——4次投餵;飼養中後期每天投餵2——3次,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如小魚蝦、蚯蚓、螺蚌肉、蠶蛹等,適當搭配玉米、小麥和鮮嫩植物莖葉,粉碎加工成糜狀或加工成軟顆粒飼料,日投飼量以每萬尾幼蝦為0.3——0.5千克,或按幼蝦體重的4%——8%投餵,白天投餵40%,晚上投餵60%。具體投餵量還應根據天氣、水質和蝦的攝食量靈活掌握。在培育過程中還要注意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溶氧量5毫克/升;每15天左右潑灑1次生石灰水,濃度為每立方米3——5克,進行水質調節和增加池中離子鈣的含量,提供幼蝦在蛻殼生長時所需的鈣質。在適宜條件下,龍蝦培育到3釐米左右,需要15——20天時間,經過3——6次生長蛻殼,以後轉入成蝦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