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文丨沐渔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笔者对现场谈话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了7位行业大咖关于综艺制作过程中如何推陈出新的几点见解:

项目研发阶段,有新意、有担当、有自信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宋秉华:阿里大文娱优酷资深制片人

曾在湖南卫视工作18年,目前担任阿里大文娱优酷资深制片人的宋秉华对研发决策颇有感悟:

综艺作品的爆款以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考方式,有如下8个条件:平台势能、项目规模、卡司阵容、观众洞察、制作团队、广告客户、宣推力度以及运气。

其中观众洞察也就是所谓的策划研发,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点。一个项目当中,广告客户、宣发、明星所有这些都可以花钱买来,都可以1:1资源置换,有且仅有研发策划使之可能成为巨大的买卖,或者一点声音都没有就消失了。

但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投入到研发的资金、时间、人力,是整个链条当中最低的。一个公司的研发部门或者研发团队,每年获得的资金甚至不如艺统部门的艺人接待费用高,这是中国行业此时此刻格外强调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徐晴: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

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表示,中国的自信首先在于大国的担当、媒体的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媒体要敢于担当,所以自信不是回避一个问题,而应该是正视困难。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李逸: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

例如《我们在行动》节目播出前节目团队一开始也是没有任何方向,所以节目团队还是回归节目本身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痛点。

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电视公益模式,践行媒体责任己任,成为不少节目的初心所在。

内容制作阶段,古为今用、自主创新、与时俱进

在内容制作过程中,近两年综艺精品化、大制作不断得到提升。在6月11日台长论坛中,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用“ai(呆)ci(次)”二字来形容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精神,这句湖南话翻译过来就是笨办法和工匠精神。在这几位制作人眼中,关于内容制作过程中如何打造精品的分享,值得业内学习。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徐晴:湖南卫视《声临其境》总导演

第一,题材领域方面要做很大的突破,像《声临其境》《读书晚会》和“书香中国”活动,还有《非常靠谱》曾获过星光奖提名奖,这些节目都算小门类的,包括现在还比较火的网综《中国有嘻哈》,以及今年的街舞都是小门类、小品类、垂直领域。

第二,说到人文、文化、情怀好像是市场上最不受客户待见的,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是去年央视的文化节目兴起,包括今年的《声临其境》,这档节目来自“书香中国”的一个朗读剧环节。其实世界有了互联网之后它是平的,任何垂直细分领域的综艺都应该会各领风骚N多年。

第三,制作层面突破粗制作,提升技术精细水准。电视是语言和画面的技术,还是要靠技术手段实现,模式很多情况是要有成熟的模块,还有清晰的逻辑,只是有关这两条做到了你这个模式才是可复制,才可以被叫做模式。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田梅: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总导演

《经典咏流传》总导演田梅分享道,这个团队一直在做的,就是试图努力尝试去打造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节目,希望大家在凝听经典的过程中提升这份文化自信,找到两把钥匙:时代性、时尚性。

时代性是选择的诗词与当下中国社会的普世的关照性紧密联系。时尚性是让古典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大家要用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来把经典再次演绎出来,用流行元素让青年人更喜欢它。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马宏:北京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

北京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马宏,则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交流北京卫视对文化节目的创作观和平台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一,文化是最高级的娱乐,在很多人观念当中文化节目似乎和娱乐节目很难融合,其实北京卫视排斥的不是娱乐本身,而是娱乐夹带的低俗的价值观。

第二,理解是最基本的尊重,北京卫视特别注重理解的价值,不仅要让观众看到文化之美,还希望观众能看懂它为什么美,在北京卫视的文化节目强调的是体验,强调的是解读,强调的是转化。

第三,创新是最有效的传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在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文化的关键,北京卫视坚持用主流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赋于传统文化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参与。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姚译添: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奔跑吧》总导演

此外,论坛上,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结合《超凡魔术师》的成功,分享了三个关键词: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同样提出了创新性、创造性、年轻态的浙江文化品牌。

模式输出阶段,价值释放、走出国门、传播声音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张烨镝: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在论坛上,江苏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张烨镝,带来了江苏卫视《超凡魔术师》国际模式的推荐片,并表示,中国模式能走出去,而且最终制作成外国的版本非常重要,不管是模式的引进,还是很多人质疑的模式抄袭,在谈文化自信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是每一个电视人的自信。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马宏:北京电视台卫视中心主任

横是经典节目《档案》;纵是周末文化季播栏目带,汇聚了若干档节目,如《我是演说家》《音乐大师课》《传承者》《非凡匠心》《中国故事大会》。两条纵横文化带,在3年时间里面为北京卫视贡献了6档被广电总局评为的创新创优节目,也贡献了3部被中央档案馆收藏的文献纪录片。

7位大咖经验总结:版权时代过去,原创综艺如何自信出海?

姚译添: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助理、《奔跑吧》总导演

无论是文化类还是娱乐类综艺,作为面向大众的媒介传播形式,不仅是要向大众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更需要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