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小屋”安寧療護志願服務項目啟動:讓生命謝幕也有尊嚴

“向陽小屋”安寧療護志願服務項目啟動:讓生命謝幕也有尊嚴

來源/視覺中國

對於進入生命終末期的患者來說,是在痛苦中延長生命,還是在安詳中度過餘生?日前,作為上海市舒緩療護首批18家試點單位之一的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啟動“向陽小屋”安寧療護志願服務項目,為臨終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

“向陽小屋”的名字取自於林徽因著作《心若向陽,無畏傷悲》中“向陽”二字。“醫學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經常難以改變自然規律帶來的生命軌跡。對於走向深度老齡化的中國來說,安寧療護不僅是醫療體系發展所需,更是對每一個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吳珺表示,2012年,上海市政府啟動首批18家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的試點工作,6年多來,長征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病房累計收住晚期患者703名,其中80%人在中心安然離世。該中心被評選為全國臨終關懷培訓基地,國家政協副主席韓啟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曾現場調研中心安寧療護工作。

患者面對死亡,常常會感到消極、悲觀、絕望、恐懼,該中心啟動“向陽小屋”安寧療護志願服務項目,以需求服務精準化、資源利用最大化、安寧療護專業化、生命教育普及化為目標,在需求評估的基礎上,提供關懷、諮詢、教育、活動、照顧五方面的菜單式服務,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和家屬提供服務。同時,“向陽小屋”還幫助醫護人員舒緩壓力,提供心理支持,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患者家屬張峰(化名)就曾收到一本特殊的家庭紀念冊,裡面是母親住在安寧病房裡的一些日常生活照。儘管母親已經過世,但偶爾翻看相冊,陣陣溫暖的回憶湧上他的心頭。他說,“感謝志願者們在我母親生命盡頭的陪伴和照顧,她的臉上如此安詳,沒有恐懼和不安,她無畏死亡,我們也會更加勇敢堅強。”

據悉,中心志願者服務作為普陀區衛計委“同心醫+義”培育的優秀品牌項目也在不斷探索和推進,採取與社區、學校和機構等單位合作的方式,科學整合各類資源,以“向陽小屋”志願服務項目建設為平臺,讓更多的臨終患者及家屬獲得專業全面的安寧療護志願服務,努力提升安寧療護的社會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