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完善标准——让中医药走向海外

加快发展完善标准——让中医药走向海外

杨龙会说,如果世界范围内,西医的临床指南里都有中医药内容,将大大提升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服务贸易联合会秘书长陈国良对中药标准作出探讨。他指出,现行药典下,部分中药成分指标有失偏颇,导致很多中药难以找到合格品,甚至无合格饮片;同时,中药分类“唯成分论”思维严重,药物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常混为一谈,严重制约了中药行业发展。

陈国良认为,业界应以药材外观性状作为鉴别要点,以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生长年限、药用部位、储藏条件、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等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出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完善药材质量标准。

作为已布局五大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40家终端,令超过500种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海外市场的先行者,当前,同仁堂商标受到100多个国家的保护,聘用当地员工900多位,实现了90%的本土化。

北京同仁堂国药公司副总经理、澳大利亚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马安阳坦言,中医药企业出海艰难重重,“但越是如此,越要重视战术。”

他透露,开拓海外市场,精要在于“因地制宜”“一国一策”。“海外国家的药品法规各不相同,要把每个国家的问题、壁垒分别找出来,对症下药,逐一击破。”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唐民科则强调,未来,中医药发展扎根海外,国际人才是不容忽视的有生力量。他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已与全球117所知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中医药纳入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部署。“中医药服务贸易虽然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国际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对标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差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新时代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鼓励有关方面加强探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