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一提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到来,如果要用八个字描述你的高三,你会用什么?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也许你现在想起这八个字还头疼,但对于数百年前的学子们而言,这八个字,可是绝好的救命稻草。

古代也有类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参考书吗?

当然有,而且命运和现在大不同。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1

要说到古代《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怎么来的,就必须先说一个老套的话题——古代科举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正式确立于隋唐,随后绵延1300余年,直至清末废除。

其取士方式历朝历代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经史,二文艺,三时务

经 史

经史,以“帖经”、“墨义”为主要的考试形式。

“帖经”相当于古文填空题,“墨义”相当于古文字词句翻译加理解,都是考死记硬背的功夫,认准官方爸爸指定版本,好好背就能过。

但想偷懒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有需求就有供给,坊间就流传几种类似于红宝书、随身背的小册子,一曰《决科机要》,一曰《精骑》。

南宋朱熹见了此书,愤愤地表示:“不成片段,恐误后生辈啊。”

文 艺

文艺,考诗、赋与杂文,相当于命题作文,不仅要严格切题,还要严格切格律与声韵,再惊才绝艳也不能随意发挥。

像“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类的风骚句,因为“逸韻”(跑调),决计是通不过考试的,不按照试卷要求的韵法来作诗是不行的。

后来,宋代负责科举的礼部专门出了一部《礼部韵略》,用来指导学子应试作文。所以也不是很难,多多读范文,好好练拼音就是了。

时 务

时务,这个有点难,考“策”,即策论,有点像Q&A,也有点像论文答辩,即抛出一个问题,考生作答。

这个问题,可能是当今天子正在苦恼的国家大事,也可能是主考官摘取某经某典中的一句半句该作何解,也可能是问考生对当时的时事热点、社会新闻有什么看法。

这种时事题,可谓是时也命也,全看考生有没有灵性。

没有灵性怎么办?四书五经教你经义,还教你做人,但没教时务怎么破啊。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闭关数月,潜心钻研时务,拟策七十五道,还不忘把成果分享给好友元稹。考试结果出来,白居易考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元稹。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不过,白居易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他将自己的应试心得并七十五道策目编录为《策林》,大方出版,为在策海中苦苦挣扎的芸芸学子们照亮了道路。

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余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

——《策林序》

当时将这种专门为了应对策论考试而出的参考书称为“策括”

有了现成归纳好的参考书,谁还去上下五千年地苦苦求索呢?

一时之间,学子们“不寻史集,惟诵文策”,光背那些为了应付时务考试而编集的策文集,导致唐代后期的科举考试不得不增加经史和文艺的比重。

2

集以上之大成者,便是“时文”,就是为科举考试而作的文章,因其文集的封面多用黄色,所以称“黄被书”,亦作“黄背书”,又名——

宋代版《五年原题三年模拟》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就像当今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宋代应考士子人手一本黄册子

到了南宋,“五三”更加普及。有人总结了科举考试的精髓不过是“将累举程文读熟”(将历次考试的优秀文章即时文读熟),结合题意模仿时文作答即可。

当时影响比较大的“五三”(时文集)有《宋贤文集》、《圣宋文选》、《新雕圣宋文海》、《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等。

这种情况导致学子们的学习重心从研读经史、钻研学问转移到背诵并默写时文。这显然与朝廷选才取士的初衷大相径庭。

对此,官方爸爸很不高兴,采取零容忍态度,凡一发现,即收缴焚毁。

各大书坊瑟瑟发抖,时刻紧盯风声,稍有风吹草动,就把畅销辅导书改个名字,重新出版。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科举考试更为程式化、标准化。相应地,明清“五三”也更加套路。

每逢乡试、会试过后,礼部会挑选试卷中行文符合程式、主题符合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试卷,由官方编刻成书,颁行天下。

这类书,明称“小录”,清称“闱墨”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考中的人也会将自己在考场中所作的文章刊印,赠予他人。因誊录时用朱笔,所以称

“硃卷”

这些便是正经渠道流通的“高考原题”与优秀高分作文选,书坊其实是没有资质私下印刷的。

《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载:“康熙九年议准:嗣后每年乡、会试卷,礼部选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颁行天下。一应坊间私刻,严行禁止。”

但乾隆皇帝觉得,与其让书坊老板偷偷摸摸地瞎倒腾,不如官方出手逼死盗版,遂开封解禁,朝廷手把手教你抄作文,是为《钦定四书文》。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有了朝廷一把手的纵容,科举辅导书这才算通了正路,有了名头,正大光明地流通起来。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文海楼书坊张贴一张广告,上书:“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墨程。凡有同门录,及朱卷赐顾者,幸认嘉兴府大街文海楼书坊不误。”

大意为,本出版社特聘科举辅导名师一位,精选三届乡试满分作文,正品保证,请到某喵旗舰店购买。

由此看来,科举用“五三”,时人早已习以为常。

3

其实,除了“五三”,古代还有专门的科举考前培训班、辅导班。

宋代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与嵩阳书院,实际上便是宋代众多科举研习院中成绩较为突出的四所考前培训班。

书院的教师,或多次科举不第,与科考常年相爱相杀中领悟了考试的真谛;或兼职科举相关官职,可怜学生们在学海中苦苦挣扎不得解脱,下凡渡劫,造福芸芸学子。

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宋一位科举名师,叫做吕祖谦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这位吕先生学问好,也做过官,最关键的是他做过的官职与教书、科举密切相关,比如太学博士、州学教授,还主持过省试与殿试。

吕先生见多了学生们为了科举遭的各种罪,忍不住亲自下海指点迷津。

朱熹,写教科书的,把自己的儿子拜托给写辅导书的吕祖谦调教学业。

“此儿绝懒惰,既不知学,又不能随分刻苦作举子文。今不远千里,以累高明,切望痛加鞭勒,俾稍知自厉……”

这儿子,我是没法管了。老师尽管严格要求,让他知道学,我就心满意足了!

吕祖谦调教了半个月就小有成果:“今嗣在此读书渐有绪……”

老父亲朱熹热泪盈眶:“举家感激不可言!”

晚清也有一位十分有名的科举名师,叫做路德——不是宗教改革那个路德,是字润生(一作闰生)的路德。

其声名之隆,堪称晚清科举考场中的考研政治肖秀荣,称霸陕西关中考场三十余年。没考上的不一定用了路德先生的教辅,但凡考中的没有一个不曾承蒙路德先生的指导。

曾国藩对自己的子侄辈大力推荐路德的科举辅导资料,千叮咛万嘱咐,老家买不到就赶紧捎个信儿,老夫在京城帮你们代购啊:

“……久为佩仰。陕西近三十年科第中人,无不出闰生先生之门。湖北官员中想亦有之。纪鸿与瑞侄等须买《仁在堂全稿》、《柽华馆试帖》悉心摇摩。如武汉无可购买,或折差由京买回亦可。”

古代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话说回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五三”作考试的致胜法宝,但人生却没有捷径可走。

十年寒窗苦读而来的真知实材,才是那些力挽历史于狂澜、手无缚鸡之力却胜过千军万马的文人们,一身傲骨的铮铮依仗。

祝即将踏进考场的学子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福寿.科举的参考书[J].故宫文物,1990(4):52-57.

[2]刘祥光.印刷与考试:宋代考试用参考书初探[J].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0(15).

[3]张献忠.明中后期科举考试用书的出版[J].社会科学辑刊,2010(01):127-133.

[4]张献忠.袁黄与科举考试用书的编纂——兼谈明代科举考试的两个问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3):193-199.

[5]岳鸳鸯.晚明科举图书的出版传播[J].寻根,2011(05):39-45.

[6]曹南屏.坊肆、名家与士子:晚清出版市场上的科举畅销书[J].史林,2013(05):89-101+190.

[7]章宏伟.明代科举与出版业的关系——以汤宾尹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3(12):165-171.

[8]桑丽影.试析宋代的科举参考书[J].黑龙江史志,2013(19):23-24.

[9]钱云.宋代“御戎论”的传播与意义——从科举用书谈起[J].中国文化研究,2016(04):18-27.

[10]孟文强.《儒林外史》中的书坊文化[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10):36-38.

[11]胡天佑.论科举经济的主要构成[J].考试研究,2018(03):102-110+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