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農村的房子會有價值嗎?

開門見山,我的觀點是:農村房子到底值多少錢,要分情況來看。處於城郊的農村房子(準確來說是宅基地)會更值錢。而偏遠的農村,房子可能會得益於鎮和縣的發展而一定程度的升值。

總的來說,參照日本的話,未來10年還將是中國城鎮化的加速階段,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6.10%,2017年為58.52%。可能由於國情不一樣,城鎮化的加速階段有長有短,但無疑目前國內來看還沒有放緩的跡象,未來農村的房子還會升值。

中國城鎮化率

未來10年,農村的房子會有價值嗎?

日本城鎮化率

未來10年,農村的房子會有價值嗎?

1、城郊的農村:宅基地會更值錢。許多人始終堅持“馬太效應”,認為大城市永遠是中心,周邊的資源會源源不斷被他吸附。現在是中心,未來也是中心。這個觀點本身沒錯,但卻忽視了重要一點:正是因為大城市的不斷髮展,才會帶動城市周邊的農村或地區的發展。而且我國目前重視區域發展,這種吸附的作用會慢慢減弱。

比如日本在城市化過程中,高度緊張的國土空間資源促使日本的城市、人口、經濟增長高度集中在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和京都、大阪附近的畿內平原。東京、京阪神(京都、大阪、神戶)、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佔地面積10萬平方公里,約佔日本國土面積的20%,2011年人口將近7000萬,佔日本總人口的61%,同時集聚了日本工業企業和工業就業人數的2/3,工業產值的3/4和80%的經濟總量,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樞地帶。

先以深圳為例。深圳建市比較年輕,但在龍崗、寶安、龍華等區依然存在大量農村。可是城市要發展,市區和附近地區已趨近飽和,那必然得往周邊延展。很明顯,地鐵11號線幾乎把整個寶安靠海地區全部串了起來,之後還有12號線、還有深惠線把坪山串起來等等。而這些地方農村的宅基地價格無疑是會暴漲的,地價漲了,房價難道還不會漲嗎?

再以內陸二線城市南昌為例。南昌的歷史比深圳久得很,所以存在著更多無地規劃、城中村等城市病。而南昌的主要做法就是:撤縣設區、打造新城、兄弟城市一體化。撤掉新建縣,設立新建區;在遠離市區的荒地開墾出來,把政府搬過去、修路網、通地鐵;與九江抱團發展,昌九一體化。這一系列的舉措背後,這些新區新城中的農村,受益是最大的,因為他們鹹魚翻身了。

所以說,由於大城市的發展,周邊農村都會升值,但主要價值不在房子,而是宅基地。這也就是為什麼最近農村戶口變得越來越吃香,因為你如果將戶口從農村遷出,便等同於放棄了宅基地的繼承權。

未來10年,農村的房子會有價值嗎?

2、偏遠的農村:看鎮縣和高鐵的造化。我身邊一朋友,老家是江西南康市(縣級市)的某一個小村,然而幸運的是村子和鎮上正好離京九高鐵贛州西站很近。無疑,鎮上的房價也是蹭蹭蹭地漲,村子上據說也要拆遷。他自己也說,趁著這波漲價潮也在鎮上花了27萬多買了套90平的房子。

再舉一個例子——廣西陽朔縣。這是我五一去旅遊的地方。下了高鐵站後,從高鐵站到縣城,當地政府專門修建了一條寬寬的大馬路,並用高檔大巴作為公交接駁縣城與車站,可以看出當地非常重視高鐵。顯然,高鐵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帶動了陽朔縣的旅遊經濟,在返程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往高鐵站跑,自駕和乘坐大巴的極少。當地的農村幾乎都弄了農家餐館,有院子的弄個自行車、電動車出租什麼的。顯然,當地的農村非常受益。

3、大型項目的選址會帶動周邊村鎮的興起。以上這些小地方都是得益於高鐵和旅遊,那還有其他的因素嗎?有!比如一些大型的項目一般都會選址在偏遠地方農村,比如航天城、旅遊城、綜合主題公園、大型賽車場、特種設備試驗場等。像前面列舉的一些,很明顯都會為當地農村帶來經濟效益,從而帶動基建,最終推升地價和房價。

最後再多說幾句。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古時候的經濟活動主要以陸路為主,從而促使了像洛陽、西安等這樣的中原要地和古都,到了現代,大國重視全球貿易和海洋經濟,沿海又發展了起來。不過我發表一下個人意見:我認為到未來,中西部憑藉著天然氣、風能、稀土等更多清潔能源和資源,會朝著區域特色經濟方向發展,東部的增速會放緩,而中西部不只是產業承接,更是慢慢學會走自己的路,就像美國的城市產業族群一樣。我看好未來中西部,更看好其廣大的農村。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