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上海電視節|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何創新?怎樣助推中國故事走向世界?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 烹小鮮,發現娛樂新鮮價值! -

discover the new value of entertainment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導 語

6月13日,第24屆上海電視節進行到了第三天,兩場白玉蘭電視論壇論壇引人矚目。“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與創新”以現實題材為主題出發,編劇李瀟、編劇何晴、劉江導演、沈嚴導演、演員王雷、殷桃,及媒體人李星文均有出席。

作者|爽子、崔百珎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2018年,恰逢中國電視劇誕生60週年,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劇場,成了中國電視人的共識。如何進一步腳踏實地,打造真正接地氣的現實主義精品劇作,成了今天電視劇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

創作現實題材要腳踏實地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作品,在近年有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雞毛飛上天》《歡樂頌》《我的前半生》《情滿四合院》等劇作接連在熒屏熱播,引起了大眾的普遍關注。在論壇上,眾位嘉賓紛紛暢談自己創作現實主義題材的心得。

編劇何晴提出,從編劇的角度出發,她對自己的現實主義創作有兩個要求:“第一是緊貼時代;第二是要有識別度,能從海量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演員王雷認為,現實主義創作的樂趣就是可以趁機學習,“通過學習走近人物,也啟發自己的人生。比如演一個農民要懂得農活,幹完了活鋤頭放在哪裡?演一個坦克兵,要了解坦克的事,中國坦克好在哪裡?這幾年有什麼發展變化?”他認為,出演這樣的作品就應該腳踏實地:“現實主義創作要貼近時代、環境、職業,要理解它才能表達。”

向“偽現實主義”說不

隨著當前電視劇市場出現大量現實題材作品,如何讓現實題材避免成為遠離生活的“偽現實主義”成了討論重點。

編劇李瀟表示“冰山”對她來說,就是人物邏輯和情感邏輯。她說:“‘偽現實主義’會看不見人物的前世,不考慮未來,不考慮過去,只給觀眾呈現當下想給他們看到的狀態”。

導演沈嚴認為,真正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基礎,就是邏輯令人信服,“戲怎麼演?怎麼拍?角色是怎麼來的?如果演員問我關於劇的問題,我要統統能答上來。”

導演劉江談到,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的最大特徵就是“離大家生活近,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理解的現實主義真的要反映當下的生活,反映時代,反映真實的人性。”王雷認為,之所以會出現“偽現實主義”的概念,是因為創作的初衷不單純,“出發點有問題,現實主義應該有更多的追求意識,比如演員塑造角色,首先目的應該是打動觀眾,而不是其他。”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創作應追求質量而非數量

當談到市場上的現實題材越來越多,但質量參差不齊時,業內人士對此也進行了熱議。導演沈嚴說:“我們倡導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一定想什麼樣的作品才是我們可以長久流傳的經典,是可以端出來給大家享用的東西,而應避免不考慮質量,一窩蜂擠到同一個領域去搞創作。”

對於未來的電視劇創作,李瀟和演員殷桃分享了自己的建議。李瀟在觀看海外劇時,覺得“它們已經不再是一個鏡頭對著演員拍,中景、遠景、外景就完了,有著更豐富的鏡頭語言”。她希望國產電視劇未來在視聽語言方面也能進行創新。影評人李星文說,現在行業對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表現為今年的白玉蘭獎首次增設了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兩個獎項,今後定有喜人的進步。

殷桃希望在技術上中國電視劇行業能有所進步,但有一件事要回到從前的標準,那就是給予充足的創作時間。她感嘆道:“現在都太快了,導演要拍、演員要演、編劇要寫,缺乏足夠的時間。大家一窩蜂上來。應該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

在國內影視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通過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國產劇出海?據悉,2017年國產電視劇出口額已經超過了8500萬美元,接下來,如何讓更多優秀的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成為了業內人士關注的問題。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影視作品是促進中外民心相通最好的橋樑

在“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主論壇: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周繼紅蒞臨現場,為論壇致辭,更表達了希望通過影視作品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期待。

該論壇由編劇王麗萍主持進行,就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話題,探討了電視劇製作、出海、中外合作等實際問題。

據統計,2017年中國生產了電視劇數量13470集,動畫片是14萬分鍾,電影是798部。周繼紅稱,2017年全國影視內容產品出口的總量影視產品和服務出口總量超過4億美元,出口的市場從東南亞市場擴大到中東、非洲、歐美地區,出口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

至今,通過海外許多國家的電視臺和新媒體平臺,中國的電視劇受到海外國家和地區的受眾的熱烈歡迎。例如,去年在老撾、柬埔寨、肯尼亞,中國製作的一批製作精良、形式活潑、科學實用,介紹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致富理念,符合當地生產實際需要的節目,就非常受歡迎。

在鄰國蒙古,蒙語版《生活啟示錄》受到了蒙古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於去年9月創造了當地的收視率新高。而今,用菲律賓語譯製的《雞毛飛上天》電視劇也將要和菲律賓電視觀眾見面了。

周繼紅表示,講述了中國現實生活、反映了中國人民喜怒哀樂的故事,是國際社會、海外觀眾所期待的內容。

對此,周繼紅也提出了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需要注意的三項基本要點。

第一,要發揮影視特色,積極參與公共約束。

要充分發揮影視作品作為裝在黑匣子裡大使作用,把中國人民熱愛生活、追求和平發展的價值理念,通過更多的作品展現出來,傳播到國際社會,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第二,是開拓國際視野,打造影視精品。

內容為王並不是老生常談,有好的故事才有受眾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更要有好的作品。創作者始終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貼近生活、追求卓越,特別是通過國際合拍創作出更多中國內容、國際視野、國際表達作品,提升國際化水平,實現與目標受眾市場的精準對接。

第三,建立多元的銷售體系,提升影視走出去的能力。

周繼紅表示,影視作品是促進中外民心相通最好的橋樑,通過直觀的故事、精美的影像,能夠更好地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關注故事本身、尊重促進文化融合

此外,BBC電視劇製片人戴維·貝爾肖在論壇上肯定了IP的價值:“中國一定要保護資源,並且儘可能的不斷地開發它們。觀眾最喜歡看的還是優質的內容,最好的東西才會真正成功。”他介紹稱,有吸引力的內容,豐富飽滿的人性,多層次、複雜的內核,都是能夠吸引世界觀眾眼球的內容。

索尼影視大中華區發行銷售及製作副總裁及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黃黛發言稱,“索尼影視是好萊塢六大片場之一,是好萊塢六大片場裡面唯一一個在北美、在美國沒有免費電視臺的片場。我們以製作為主,所以故事和人物對我們來說是生命線——第一看的是故事。”

黃黛還提及了曾與中國合拍的有口皆碑的電影《末代皇帝》,以及另一部在東方衛視獲得播出同時段收視率第一的合作作品《新婚公寓》。以此印證了索尼影視關注故事本身、尊重促進文化融合的合作理念。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國產劇“出海”,突破與困境並存

在第二場對談中,檸萌影業創始人總裁蘇曉介紹了檸萌影業在電視劇出海過程中的經驗與感悟。提及正在蒙古國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蘇曉表示看到了國產電視劇在蒙古的出口潛力。蘇曉介紹說,“

蒙古國一年生產的劇不多,播放更多的是韓劇、俄羅斯劇,但是現在蒙古的觀眾看中國劇的比例越來越高了。”

此外,蘇曉表示國產電視劇講故事的方式、題材、製作水準已經越來越國際化。她坦言,之前電視劇內容製作公司並沒有對電視劇出海太過重視,然而,考慮到傳播中華文化的意義來看,電視劇出海是非常有價值的。

華策影視集團副總裁傅斌星表示,華策做海外發行10多年,去年僅出口海外的電視劇的部分就達到了1.3億。在內容上,傅斌星坦言,很多觀眾表示東方式的戀愛、純愛的表達方式特別吸引他們,有的時候,越本土的越會得到世界觀眾的喜愛。傅斌星說:“因為我們是中國製片人,第一步要講好中國故事。”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聚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稱,在過去一年到幾年的時間裡,中國電視劇出海有突破,但是依然有困境。

“之前,海外市場對中國國產劇的認可僅限於古裝劇,我們古裝劇在文化、製作等等方面都有絕對優勢,但是,這幾年發現很多題材在海外開始被接受,例如《白夜追兇》。”但是,出海之後的電視劇仍然存在如何突破圈層的問題。

中國的節目出海更多的是給在海外的華僑看,但是想要讓更多海外本土的人收看,這是一個人群上亟待突破的問題。

馬筱楠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不能說因為這個節目主要是給中國用戶看,所以是國內標準;因為這個節目是出海作品,所以是海外標準。尤其是在跟越來越多的海外製作方接觸、做聯合研發的準備的時候,這是特別要對內部團隊、或者合作的夥伴強調的。

馬筱楠說:“我們通過更多的打開視野,更多跟國際上優秀人才的合作,不斷試錯,製作出擁有國際標準,同時又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容,我相信具備標準和內容走出去並不難。”

中國影視劇製作人一定要抱團出海

正午陽光的侯鴻亮就電視劇拍攝階段做了經驗分享,他表示,正午陽光作為一個製作公司,希望能帶給觀眾一些新鮮的東西,所以去了歐洲、去了美國等地拍攝,希望能夠讓海外不同的風土人情打動國內的觀眾。但是,“中國的規矩”在海外並沒有和國際製作方式完全對接。

“在國內的拍攝,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他們說他們8個小時已經夠了,超過4個小時要付費的。”從製作上來看,國內外合作是在工業的文明水平上有一定差距,包括在法律和法規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對此,侯鴻亮表示,這是限制現在中國影視業前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此外,侯鴻亮還坦言,一定不要完全崇尚國外大公司的製作標準。“我說一個很冒昧的話,國外的影視行業思維僵化非常嚴重,真的不如國內的影視行業更有活力,但是我們的問題也很顯著。”

蘇曉表示,這兩年中國的劇主要還是在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受歡迎,關鍵在於情感的認同上,一方面是在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同步,老百姓也會更有共同語言,大家關心的柴米油鹽也好、教育問題、醫療問題、養老的問題、房子難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大家關注的話題差不多。另外,對於東方價值觀的認同,在情感上面也是這樣。

侯鴻亮也表示,中國電視劇抱團出海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齊心。希望中國的故事在國外有更好的傳播、希望能夠越來越有價值,首先要把內容做得更好、能夠有國際的視野、能夠在製作的標準上更加國際化。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自“上海電視節”

1

END

1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直擊上海電視節 | 臺長論壇打造“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新浪看點|網易號|鳳凰網

新浪微博|企鵝號|UC頭條

直击上海电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创新?怎样助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請猛戳右邊二維碼

pengxx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