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檢提醒」填高考志願也能借助大數據?專家提醒:不要過度迷信

今天,全國將有975萬考生走入考場,參加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高考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報志願。與往年不同,今年網上出現了不少提供志願填報大數據服務的“高考志願卡”,便宜的十幾元,貴的高達上萬元,售賣機構聲稱購卡後可使用“高考志願填報輔助系統及服務”,能幫考生作出“最佳選擇”。這樣的填報服務真的靠譜嗎?

「新检提醒」填高考志愿也能借助大数据?专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

“高考志願卡”網售火爆 十幾元到上萬元不等

這些志願卡的價格差別也極大,最低的只需要十幾元,最高的則達到一萬多元。某商家工作人員表示,15元的卡最多隻能用到6月15日,而588元的卡可以用三年。

「新检提醒」填高考志愿也能借助大数据?专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

不光出售給高三學生家長 還推薦低年級學生家長購買

據瞭解,這些商家除了出售供高考出分後使用的短期服務卡外,還出售可供高中三年使用的志願卡,這吸引了很多高一、高二家長購買。

商家自稱使用內部大數據

志願卡銷售商對數據庫的介紹都大同小異,但極具誘惑性。一個商家稱,購買志願卡可獲得“上千所大學全方位數據查詢,並有強大院校對比功能”,這裡麵包含院校性質、地區、特色、重點學科等基礎信息。此外,還能查詢上千所院校歷年分數線,包含線差、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等。

「新检提醒」填高考志愿也能借助大数据?专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

為了強調數據的可靠性,這位老師說:“我們的系統是依據每個省的高招政策開發出來的,數據和國家教育考試院合作開發,只有他們才有這個數據。”這樣的說辭存在於很多同類志願卡的宣傳中。“我們是百分之百對應各地考試院的數據的,這些數據不合作沒法弄到。”另一商家稱,這些數據不會公開,在網上根本查不到。

教育考試院否認與企業合作

「新检提醒」填高考志愿也能借助大数据?专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

專家:報考不應過度依賴機構 瞭解考生意願最重要

據瞭解,為了讓考生能夠科學合理地報考志願,各地教育考試院每年都會為考生提供高校招生簡章,讓考生和家長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專業培養特點等基本情況,還會公佈當地高考“一分一段”分佈情況,讓考生了解分數分佈情況。

同時,每年各地考試院都會舉辦網上高招諮詢,多所高校在線有針對性地回答家長和考生提問。此外,各高校也會在志願填報前舉辦各種形式的線下高招諮詢,幫助家長和考生選擇理想學校和專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家長之所以提前購買志願卡,準備志願填報是因為家長缺少判斷能力,對孩子的瞭解不夠,對大學的瞭解也不夠,“家長可以參考高考志願填報輔導機構的一些數據,但是不要過於迷信和依賴機構。”

儲朝暉建議,在給孩子填報志願的過程中,家長和機構的意見只能為孩子提供參考,最關鍵的還是聽從孩子的選擇。“現在很多家長害怕孩子選錯,但人生就是試錯的過程,有了親身的體驗才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轉自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