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秋浦河孕育的故事道不盡,說不完,這其中的精彩耐人尋味。今天我們來到石臺縣天方民俗文化館,在這裡再次深入的體會秋浦人的生活場景與文化精髓!

文化館有3層樓,每一層都有自己的不同功效,而我們也大致把它分為3部分。1樓是農產品展示,2樓是茶文化博物館,3樓是秋浦民俗文化館。而我們的參觀也從2樓開始走起!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來到茶文化博物館,一股濃濃的茶香撲鼻而來。而你卻看不到任何茶葉的蹤跡,所有人為此大為不解。而聽過解說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佔地2000平方米的博物館,全是靠茶塊砌成,耗用了10萬塊茶塊之多,這滿屋的茶香就是靠茶塊的香味匯聚而成的。走進觀看,如果不講,這些所謂的茶塊和磚塊足以以假亂真,而且這種顏色從遠觀角度,真的是沒有一點破綻。很讚歎修築者的大膽創意!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這不僅僅體現在茶文化在中國存在的年份久遠,更是從很多細節中看出中國的茶文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就如同下面這8個模型,它告訴我們,古人喝茶是一個非常講究的過程,並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把茶葉放進去沖水即可這麼簡單。茶道的講究就如同人生一樣的,工序得有條不紊的進行,少了任何一環其實都是不健全的。也許騙得了大眾,但騙不過專業人士。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是這個理兒。這8道工序分別是:注水,潔具,請茶,養水,溫杯,醒茶,調茶,品茶!可見一杯茶,得來不易!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中國人愛茶,不僅是因為它的味道或者是它是一種習慣,更有愛它內在的品質。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生。所以中國人對於茶的感情不僅僅侷限於這是一種飲品,更甚者是把茶當作人生伴侶。下圖這“茶如好友”是某位大人物的墨寶,也說明了中國人對茶的態度。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下面這幅是名為“九華佛茶圖”的畫卷。圖中可見一群僧人在做茶。圖中體現了做茶的幾個重要的工序,從左到右依次是:採茶,炒茶,沏茶,品茶。而且這幅圖還表達了,品茶在中國不僅是普通人的愛好,也是僧人們的樂趣之一。在古時,品茶是非常高雅的事,就像圖中最右邊那樣,下棋本是高雅活動,配上一杯濃茶,更把這樣的氣氛推到了更高!加上週邊的幽靜環境,給人的感覺就是置若仙境!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我們離開茶博館,上來三樓,這裡是秋浦民俗文化館。名為文化館,但這個展館和普通的大不一樣。這樣解釋吧,與其說是展館,不如說是一個影視基地。當然這裡沒有拍攝隊伍,只是我覺得這裡的擺設,完全是模仿古時石臺縣的風格來的,不管是屋舍,擺設,街景還是道具,都還原得惟妙惟肖,讓遊客一霎那仿若穿越到過去,切實的踏足古時候的石臺風貌。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房間內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藥鋪,有的是普通人家,有的是官家。非常真實的展現了100多年前古秋浦了流域的人文風景。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不管是居所,還是公共場合,在文化館裡都有完美的復原。像下圖所示的私塾,酒坊,這些元素都是舊時代街景中非常常見的。在這裡,你可以走進這些場所,切身的去體會其中的味道。藉助這些道具,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當年的生活狀況。從而更加真實,深刻的體會秋浦流域這些民眾的日常生活節奏。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石臺縣這家博物館,牆壁用十萬塊茶塊砌成,進屋即聞濃濃茶香

今天遊覽的茶文化館和秋浦民俗文化館,都是石臺縣歷史的縮影。讓我們對這個地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並有了更加親切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