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高考時間”

2018年全國統一高考今天起舉行。全國參加高考考生975萬人,是近八年來考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首批“00後”成為今年高考的主力軍。

高考“老樣子”

中國進入“高考時間”

上午11點30分,2018年高考第一門考試科目語文考試結束了。在考場外,凝聚在家長們臉上的焦慮被陸陸續續從考場走出來的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消散。

在這場人生大考中,今年的主角無疑是這些曾經的“千禧寶寶”、如今的“00後”們。

根據教育部透露的數據,2018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到975萬人,比去年增加35萬人,是近八年以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也許對於這些00後來說,這是他們人生中面對的第一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比拼,但是從他們走出考場後淡定的臉上,我們能看出,“00後”已經長大了。

“自己回家,沒讓他們過來,自己就回去了。”

“感謝爸爸媽媽高三一年來對我的陪伴、鼓勵、給我做的各種各樣的準備吧。”

有不少家長從早上九點把孩子送入考場後就一直等在校門外。很多家長一直站在離校門口最近的圍欄處,這樣孩子從考場出來後,第一時間就能看到他們。

“家裡都做好飯了。我這幾天已經休假了,提前給孩子做了一次,看他最喜歡吃哪個,今天就做哪個。”

不少家長還為孩子預定了考場附近的酒店,方便孩子中午休息。

“從前面給他定了酒店,中午就休息會了。”

“孩子不緊張,但是我覺得我比他緊張。”

在考場外,為了給考生營造安靜的應考環境,附近道路已經臨時性封閉;考場附近的不少商家,還主動拿出店內座椅供家長們休息,並免費送上飲料;部分街道城管執法隊還為考生和家長搭起了“加油站”,免費提供文具、飲用水、報紙等。

“有的孩子比如帶了一支筆,一看我們這有再給他帶一隻吧。給家長提供飲用水、冰鎮綠豆湯。”

錄取新規則

2018年高考,除了首批“00後”正式走上高考的舞臺,高考加分項目的減少和規範、錄取批次的合併、高校專業設置的調整優化都是今年高考的新變化。

中國進入“高考時間”

高考加分政策的變化是今年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3月,教育部宣佈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此後,北京、新疆、湖南等地都陸續減少和規範了高考加分項目。今年的高考考生也將成為全面取消全國性高考鼓勵性加分項目的首批考生。天津考生家長王先生說,他特別在意的是錄取批次的合併:

“今年不分一本、二本了,合在一起,這個變化挺大的。”

此前,上海、浙江、山東等地已經將錄取批次進行了合併調整。天津、廣東、遼寧等省市也將在今年開啟錄取批次的改革,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併為“普通本科批次”這一個批次。

山東師範大學招辦主任趙湘軼:

“一本、二本批次的合併對高校來說,它失去了一種保護線,也促進了高校更多的發展辦學特色。”

中國進入“高考時間”

錄取批次的合併讓考生的選擇範圍更廣,而今年不少高校在專業設置上的優化,也讓考生在專業上有了更多選擇。比如,清華大學今年新增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

清華大學招生辦主任劉震:

“讓學生的數學天賦和才能更好的通過大學專業訓練能夠展現出來。數學和物理對於整個科學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進入“高考時間”

許多貼合時代發展的專業也將在今年落地招生,例如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專業都有比較高的熱度。具體來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近60所高校都在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北京林業大學今年新增的林場化工(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就瞄準了綠色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而新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高校數量達250所。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實驗室主任李輝:

“大數據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都是解決現代農業所需要的。培養學生時,從計算機、數學、統計學多學科技能培養,培養適應國際化競爭環境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