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

中国股市已经成长28年,真正全民共赢年份区区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三四年赚钱效益兑现后没有及时锁住利润,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回来,导致中国股市10年过去指数还倒跌没了3000指数,这样的市场股民没有怨气才怪,不骂都不正常

中国股市主要还是散户市场,散户为主体角色,但往往主体角色却把主力机构当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时候就连管理层都配合他们想要连根拔起(去散户化);这样散户化怨气更加浓,骂声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指数上涨,股票却在跌呢?这是描述了2017年蓝筹慢牛行情,个股严重分化,指数在“漂亮50”带动下上涨,个股却赚了指数亏了钱;“买的假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等等骂声一片;中国股市确实走出了这么的行情,指数连涨,个股连续阴跌破了2600的股价,甚至有些跌破了历史新低;中国股民骂股市我觉得非常正常,就连我都想要骂中国股市,但是骂有什么用,只能面对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吃哑巴亏吧!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中国股市确实问题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国十年还在熊市中没有走出来,指数倒跌一半;这些都是管理层政策问题是主要原因,投机性太强,肉弱强食,把散户当韭菜收割,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退市企业没有几家,上市企业每周十家!上市圈钱后业绩360度转变,马上翻脸不认人,留下垃圾股份给散户们自己买卖,自由发挥等等的一个市场,试问又有几个股民能受的住这个怨气呢?只能用骂声一片来发泄散户们的情绪!中国股民们只能吃哑巴亏!


牛顿炒股亏损的故事

牛顿的一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牛”。他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开山祖师,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他曾任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不过他平生唯一一次的炒股,可赔惨了。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股票开始大涨,牛顿就把自己的7000英镑投了进去,仅过了两个月,就翻了一番。在当时,这笔钱是他当造币厂厂长年薪的3至5倍。但是,赚了钱的牛顿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南海公司股票还在不停地涨,那个时候,要是不买点南海股,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南海是谈资与时尚,妇女们卖掉自己的首饰来购买股票。”

当年7 月,南海公司的股票涨到1000英镑一股,涨了8 倍,这时牛顿终于忍不住了,加大资金买入,不过可惜的是,1000英镑也是这个股票的最高价,南海公司本来就是炒起来的一个大泡泡,总会有爆掉的时候,到12月,股价跌剩八分之一,又回到起点,牛顿损失了20000英镑,相当于他干十年厂长的薪水。

大痛之下的牛顿说了一句传世名言:“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股市中风险无处不在,就连如此聪明的伟人牛顿先生都惧怕股市的风险,但是现在像我们这种普通的老百姓对股市却“无所畏惧”,炒股全靠一股脑,把风险完全抛诸脑后。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有些人大谈美国成功人士炒股一些经验和理论,中国股市虽然与世界股市有所关联,但是中国的股市特点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与美国股市不一样的地方,找到不一样的地方,便会找出与国外操作不同手法,这就是把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是正道。

请看中国的A股2005年——2016年这十多年中国股市的走势便知:

2005年998点;

2006年2698点;

2007年6124点;

2008年1664点;

2009年3478点;

2012年1949点;

2015年5100点;

2016年2638点。

看到了什么?你还看不出来吗?!

中国的A股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幅波动,大涨之后就是大跌,大跌之后就是大涨,你看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股市像中国股市波动这么大?股民们大赚之后就是大赔,大赔之后就是漫长的时间等待解套,这样周而复始的在循环,有人至今仍然还在执迷不悟之中挣扎。我记得在金融危机时连希腊这样资金危机的国家,股票也没有像中国跌的这么深。

既然知道中国股市是大起大落的走势,难道是不是大涨时就重仓参入,大跌时我们就轻仓或者空仓不参入了呢?道理是这样,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实际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你想一个熊市有三四年,有几个人能等待得起吗?这就是知易行难!

中国股市还有一个特点,参入的人特别多,有钱就可以开户,进来的散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中老年人居多。你炒股为了赚钱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赚的是什么钱你能说清楚吗?你赚的是上市公司分红的钱吗?不是,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少分红。

你赚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钱吗?也不是,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可是经济在蓬勃的发展,股市却跌跌不休,您赚的是有业绩增长股的钱吗?可是有的*ST股票亏损的要退市却蹭蹭的上涨,简直是让人无法理解在中国股市想赚钱的股票到底是什么?这里还不算与官方勾结无法判定的股票。

有的人说,炒股必须炒热点股,不炒热点在股市等于瞎胡闹,就拿一个军工板块是热点来说,里面有七八十只,你怎么知道到底哪一只上涨的好?哪一只上涨的不好?更有甚者说只炒龙头第一只不抄第二只,那就更是忽悠到顶了。

大多数货物,都是价格越便宜越是有很多人去买,唯独股票是越低越没有人买。价格越高,涨的越疯狂,买的人反而越多,蜂拥而上,有人卖,马上就有人买,十分火爆,这就是追热点,追龙头,年轻人新股民是这里的主力军,这就是大多数人最终赔钱被套的主要原因。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骂声一片

中国股市已经成长28年,真正全民共赢年份区区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三四年赚钱效益兑现后没有及时锁住利润,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回来,导致中国股市10年过去指数还倒跌没了3000指数,这样的市场股民没有怨气才怪,不骂都不正常

中国股市主要还是散户市场,散户为主体角色,但往往主体角色却把主力机构当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时候就连都配合他们想要连根拔起(去散户化);这样散户化怨气更加浓,骂声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就拿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指数上涨,股票却在跌呢?这是描述了2017年蓝筹慢牛行情,个股严重分化,指数在“漂亮50”带动下上涨,个股却赚了指数亏了钱;“买的假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等等骂声一片;中国股市确实走出了这么的行情,指数连涨,个股连续阴跌破了2600的股价,甚至有些跌破了历史新低;中国股民骂股市我觉得非常正常,就连我都想要骂中国股市,但是骂有什么用,只能面对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吃哑巴亏吧!

中国股市确实问题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国十年还在熊市中没有走出来,指数倒跌一半;这些都是问题是主要原因,投机性太强,肉弱强食,把散户当韭菜收割,为何不能和平相处呢?退市企业没有几家,上市企业每周十家!上市圈钱后业绩360度转变,马上翻脸不认人,留下垃圾股份给散户们自己买卖,自由发挥等等的一个市场,试问又有几个股民能受的住这个怨气呢?只能用骂声一片来发泄散户们的情绪!中国股民们只能吃哑巴亏!


庄家洗盘骗线

现在市场中的技术指标最常用的分为:K线、移动平均线、形态、技术指标、成交量等五种,而这五种指标也正是主力常用的骗线工具。

K线

K线是由当日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组合形成的柱状图线,它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股价的波动情况。理论上讲可以根据一根或一组K线,预测股价后市涨跌,这就是K线学。因为K线学是根据K线的形态去判断涨跌,所以主力就利用书本上讲授的形态做骗线。如下例: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理论中讲:长下影线表示下方支撑比较强,庄家特意拉出下影线(如上图骗线提示),然后股价继续下跌。识别这类骗线的要点在于该形态出现前成交量是连续放大还是萎缩,如萎缩则骗线可能就较大。

移动平均线

移动均线是根据不同天数K线收盘价的加权平均得到的,按照天数的不同分为: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半年线、年线等。其中5日移动均线是把5天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5得到的。理论上股价在均线附近会形成压力或支撑,例如2020日均线是市场比较认可的强支撑线,而30均线是市场比较认可的强压力线。市场主力在这两个均线指标做骗线的机会也较大。如下图中主力在回落至18日线就止跌反弹,同样在33日线就遇阻回落了。如果你按照理论操作不是踏空就是入套了。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形态

形态学是根据多条K线组成的不同形态来判断其涨与跌。如:三角形、旗形、矩形、菱形等等。根据理论讲买卖操作是,突破形态的上档压力线介入,跌破形态的下档支撑线卖出。可是在实际中,主力就常常利用假突破做骗线。如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形态骗线是主力最常用的手法,图中股价在形成一个连续多日平台后,主力制造了一个假跌破下档支撑的假象,随后快速拉升。识别该形态是否骗线的关键在于股票的基本面是否支持当前股价。

技术指标

在股市中,根据技术面分析股价涨跌的股民,运用最多的就是KDJ、MACD等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都是根据每日收盘后的市场数据编制,所以技术指标都存在着滞后性,如果机械地根据技术指标操作,就是“追涨杀跌”。大家在运用技术指标前,一定要知道指标的来龙去脉,运用时应该特别注意,一定要多项指标综合研判!个人认为可以结合波浪理论、江恩理论中长期走势和股价的相对位置确定其可信度。如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图中主力带量突破多条均线,表面上看是突破有效。但随后三个交易日出现价增量减的背离走势。在后期的走势中股价不断阴跌,主力成功离场。


庄家操盘手法

试盘

1、利用开盘后高开试盘

1)高开后快速拉高。开盘高开后,主力通过快速拉高股价的方式试盘,目的是判断盘中追高的意愿是否强烈。请看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2)高开后快速打低。开盘高开后,主力通过快速打低股价的方式试盘,目的是判断盘中获利了解的意愿是否强烈。请看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2、利用开盘后低开试盘

1)低开后快速拉高。开盘低开后,主力通过快速拉高股价的方式试盘,目的是判断盘中承接的意愿是否强烈。请看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2)低开后快速打低。开盘低开后,主力通过快速打低股价的方式试盘,目的是判断盘中恐慌性的抛压意愿是否强烈。请看下图: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散户降低风险的4个小技巧

1、学会空仓。

炒股人大多喜欢炒短期,高利赚钱快。但是对于没有时间长期看盘且抓不到市场热点的人来说炒短线很难。所以在操作股票上,不仅要学买上升的股票,还要学会空仓。有时候空仓可能要比操作更难做。

2、暴跌是重大的机会。

暴跌也要分大盘暴跌还是个股暴跌。阴跌和暴跌不同,阴跌的机会要比暴跌少很多。很多牛股都是暴跌中出来的。

3、从策略上控制风险。

第三点就是要学会止盈止损,止盈的重点就是不要贪心,止损才可以更好的减少损失,通过及时止盈来保住盈利成果,通过及时止损来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4、从仓位上控制。

很多人喜欢满仓操作,觉得满仓赚的钱最多,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很危险,在行情不稳定时,投资者要适当减轻仓位(或者空仓),持有少量的股票进行灵活操作。

中国股市“救援军”终于来了,历史或将重演,散户将咸鱼大翻身!


股灾三年,为何A股仍逃不出“去杠杆”阴影?

2015年6月,中国股市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然而,在这一个过程中,股票市场却发生了大幅波动的表现,沪市从5178点大幅下挫至2638点,而创业板更是从4037点下挫至1571点,市场累计跌幅过半。

虽然15年下半年的那一轮下跌力度,仍比不上08年的水平,但仍然称得上股灾行情。或许,这也是一次强力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之前非理性杠杆牛市的一次快速地修复。

谈及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可谓非常疯狂。在此期间,不少打着互联网、并购重组旗号的上市公司,却获得了市场的大举炒作。在牛市中后期,甚至还涌现出一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钢铁等疯狂概念,但凡披上了互联网的概念,股票价格与市值却获得了持续性的追捧,一家普通企业市值瞬间攀升至千亿水平,也似乎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从本质上分析,前一轮杠杆牛市行情,归根到底还是高杠杆惹的祸。成也杠杆,败也杠杆,无疑成为了当时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无论是场内融资还是场外配资,都受到了追捧,而一些不为人知的隐蔽配资渠道,也因此获得了爆发式壮大,配资杠杆率达到数倍乃至十多倍以上的水平。

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股市上涨过程中,杠杆利于加快市场资金利用率,刺激股市的上涨节奏。但,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杠杆却会助跌股市,而15年下半年政策突然转向,并对高杠杆工具进行全面性的清理,股市随之下挫,而任性动用高杠杆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随即身陷困局,而在股灾末期,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甚至遭到平仓乃至强行平仓的风险,有的无法及时补充质押,而不得不任性停牌,乃至长期停牌,以保住公司的控股权与话语权,不至于发生系统性风险。

全面性的去杠杆动作,对股市冲击不少,但这更应该属于资金端的去杠杆。时至目前,中国股市的杠杆率有所回归理性,资金端去杠杆也接近尾声。但,纵观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情况,自身采取股权质押杠杆工具的比例不少,有的上市公司自身杠杆率非常高。更有甚者,还存在多种高杠杆工具、融资工具结合使用的情况,而最近一段时期内,部分上市公司发生了债务违约的问题,这也是近期金融市场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自股市加快去杠杆以来,国内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动作却接连不断,且难言终结。或许,对于金融市场前半段的去杠杆动作,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初期的效果,但在资管新规、金融市场加快去杠杆等因素影响下,似乎已经步入了后半段的去杠杆过程。

然而,对于这一个去杠杆过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端的去杠杆,而更可能属于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去杠杆化过程,而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或间接冲击还是不可小觑。在此期间,对于部分杠杆率较高、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也是深受冲击的。由此可见,对于近期接连出现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现象,还是给了部分杠杆率高、负债率高、现金流不佳以及偿债能力较弱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

“防风险,守底线”,似乎为未来数年的金融市场定了调子。与此同时,在抑制资产泡沫的背景下,实际上也暗示出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杠杆工具再度活跃的概率并不大,支撑股市再度崛起的助推器很难在中短期内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或许,要想再度激活股票市场,要么引导更多新增流动性的入场,要么进行市场制度改革,盘活存量流动性,这也是后续值得期盼的发展方向。

在实际情况下,虽然资金端去杠杆任务已基本上步入尾声,但对于一些非常隐蔽的渠道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杠杆资金的隐患。例如,一些不为人知的场外配资渠道,通过对赌形式实现变相的高杠杆投资;又如,近年来部分资金借道沪港通等渠道,或利用不同市场间的灰色通道实现变相加杠杆等,这也是比较隐蔽的加杠杆行为。

但,对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去杠杆的力度很大,而股票市场也依旧逃不出“去杠杆化”的阴影。在实际情况下,虽然适度杠杆利于提升市场的投资活力,但考虑到前期股市受到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冲击过于严重,加上金融市场去杠杆化仍未终结,无论是存量资金还是场外资金,都会显得相对谨慎,即使如今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有逐渐回归合理的趋势,但对于具有逐利性的资金而言,在股市缺乏投资活力、缺乏赚钱效应以及加快扩容的背景下,参与热情并不高,更可能处于持续观察的状态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