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的记载到底可不可信?

新媒财商会

西晋初年,河南省汲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叫不准(音读“否标”)的盗墓贼,偷偷地掘开一座古墓。墓穴被打开后,由于墓中漆黑,不便寻找随葬品,他满地一划拉,摸得一把竹片。点着竹片用来照取宝物,并没像他所期待地那样发现金银财宝,呈现在眼前的是成片成捆的竹片,不准大失所望,因为对他来说这些东西毫无用处。他在失望之余,非常不甘心,于是,将竹片翻个底朝天,把一些值钱的物品拿了,随手将竹片扔了。

村民们看到被打开的古墓和散落的竹片,便告知官府。来了几个官员,看到竹片大小一样,上面有字,字迹整齐,数量巨大。于是把竹片拾掇到一起,装了几车运走。谁知这几车竹片,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惊世骇俗、惊天动地一件大事。这就是《汲冢书》《竹书纪年》

武帝命当时的大学者中书监荀勗、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整理发现这是战国魏国的历史。竹书纪年的内容有与《史记》记载不同处,如“(殷)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与《史记·殷本纪》等以中宗为太戊不同,但与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称谓却完全相合,可见竹书纪年的史料价值甚高。

对于尧舜禅让,竹书纪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称之为“举十六相”,这表明了舜在扶植亲信。而对尧信用的混沌、穷奇、祷杌、饕餮等,舜把他们排出了权力中心,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去四凶”,这显然是排除异己,舜是篡夺了尧的大权。

这和我们在史记中记载的充满脉脉温情的禅让截然不同。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冷冰冰,或许这才是历史的真相,禅让只不过是被儒家神圣和美化了的精神价值取向罢了。

殷纪则颠覆了《史记》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这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

竹书纪年也验证了一代史学大家顾颉刚的“层累地建造中国古史”的理论。

顾颉刚痴迷看戏,但顾颉刚看戏看出了门道,他发现戏是同一个戏,越到后来便添枝加叶演绎很多。由此想到中国史书记述前代事,不也是这样吗。

比如诗经中只提到过大禹,商人和周人的祖先;而到了论语中,就有了尧舜;到了战国,才有五帝之说;邹衍之后,黄帝成了华夏共祖;而比黄帝更早的伏羲神农,要到汉代才流行起来,至于盘古开天辟地,是魏晋才有的记载。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逐渐地一层一层被累加上去的。越到后来,说的历史就越久远,越到后来,中心人物的故事就越丰富。说白了,在那个时代,历史和神话很像,是靠一代代人往上穿凿附会地加东西,才形成我们看到的模样的。不太可信,所以古史辨派又被称之为疑古学派。

历史或许就是那样冷冰冰,远没有后世描述的那么温情脉脉,就像胡适所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小姑娘。竹书纪年或许才真正揭示了历史的真相。






唐城217

可信也不可信,或者说大部分可信主要原因在于《竹书纪年》出土的时代有点尴尬或者耐人寻味了。

若是出土在汉代亦或是唐代那竹书纪年所记载事情的真实性会更加让人接受。可偏偏出土在了西晋,真实性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呢?


首先西晋是怎么来的,它是窃国而来,是逼迫魏元帝曹焕禅让而来,正当为天下所不齿时,竹书纪年出土了,这里边说你看世人常说的或者向往的禅让其实都是逼宫而来,那晋朝取代魏朝其实是和古代一样的,通过《竹书纪年》所述为自己的合法性辩护,所以关乎这一点真实性是存疑的。

除去关乎统治者利益,剩下的和统治者无关的,篡改造假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大部分还是真实可信的。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可信,但不可全信,中国的文明史源自于殷商,夏什么都是周人为合理合法话代商而编纂的谎言,可谓是中国历史排行第一的弥天大谎,由于其后裔众多,导致现在平反难度巨大,因为他的盟友西羌姜姓也有大批后裔不愿历史被推翻。炎黄世系以姬周黄帝,姜羌炎帝为核心,这两族恰恰代商的两大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