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什麼?

你髮香散得匆忙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我還真不知道是那裡來的

前者,水裡過於清澈如同蒸餾水般沒有生物,沒有各種礦物質,魚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環境,自然無法生存,所以水至清則無魚。人太精明、太過計較得失、太完美,對他人的要求太苛刻,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沒有人可以適應你,沒有人認可。所以人至察則無徒。其觀念主要站的是魚與徒的角度,還是一種群體的觀念引申的意思就是凡事到了極端都需要迂迴迴轉一下。不需要做到極致。大方向對了,有點小問題也無妨。

而後者,水裡絕對的清澈可以讓魚無法生存,人臉皮厚賤到一定水平則到天下大可去也。與之前的觀念似乎是正好相反的,它反而推崇於做到個人的極致。而不需要被群體化。誰說水裡一定要有給魚生存的位置了。


同樣的一句話,因為後一句的變化,可以解釋出不同的變化,所以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能有自己的看法就好,沒必要爭個高下。


簡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句話是中國人的經驗之談,也是中國人的智慧總結。

古往今來,多少智者正是看穿其中奧秘,才能縱橫天下,成就事業。也有多少迂腐之人,因為看不透這層道理,一味地清高自詡,最終一事無成或者四處碰壁。

水至清則無魚。不用多說,絕對純淨的水中沒有營養物質,無法為生命提供必需的滋養。

以前有新聞報道,一位博士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細菌傷害,使用蒸餾水給孩子餵食,結果孩子因為一場小病而喪生。因為在純淨蒸餾水餵養大的這個孩子,免疫力和抵抗力幾乎為零。大江大河大海,正是因為容納一切,無論是清泉還是汙水,都能收納其中,形成一個極其龐大的生態空間,才能夠萬類霜天競自由,孕育出豐富多彩的各種生命。

人至察則無徒。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過分精明,對一切要求太嚴苛,就不會有跟隨者。一個孤家寡人,光桿司令,在這個社會上能有什麼樣的作為呢?

電影《關雲長》中,姜文扮演的曹操跟甄子丹扮演的關羽有一段對手戲,關羽愛面子,自命清高。最後曹操說:好好好,大英雄你來做,我來當惡人。實際上誰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當然是能夠網絡天下才俊為我所用的曹孟德了。還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國藩的逆襲。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以理學清流自居,認為自己按照聖賢道理,忠心耿耿就能成就功業,結果今天彈劾這位大臣,明天跟那位大臣辯論,眼睛裡容不得沙子,最後處處碰壁。中年之後,再度出山,才知道圓融通達的道理。為了成就大事,手下人犯小錯誤,權當沒看見。為了籌集軍餉,甚至昧著良心替無良鄉紳虛報功名。去朝廷報銷軍費的時候,照樣送禮行賄,疏通關係。但是又怎樣?這些能掩蓋得了他建立的不世之功麼。

仔細觀察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哪個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充分發揮身邊人的長處,容忍身邊人的缺陷,最大限度的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猶如黃河之水,縱然百轉千回,縱然有十八道彎,縱然攜帶著億萬噸泥沙,終究能奔騰萬里融入大海,終究能哺育天下子民。

聰明的你,是哪一類人呢?


鐵錘歷史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語出《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是古人千百年來總結的為人處世和為政管理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水太清澈了,一是營養不多,二是無處藏身,所以不是魚適合生存的環境。但這句話只是引子,“人至察則無徒”,這才是這句話的重點。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交朋友,與人合作,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揪住一點小事不放,不要以太高的標準要求別人,而是嚴格要求自己。見過很多合夥做生意的,本來是朋友,最後都不歡而散。就是因為“至察”,幹活的時候,誰多幹了一點,分紅的時候,誰少分了一點,無非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算計的太清楚了,誰也不肯寬容忍讓,開始還憋著暗地裡抱怨,最後矛盾越來越深,導致賭氣吵架,鬧個不歡而散。所以古人早就說過,為人處世要“難得糊塗”,這才是大智慧。只要原則上不出現重大問題,小事差不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得了,這樣你的朋友和夥伴才會越來越多,越做越久。

第二個意思,這是對當政者說的,為官之人,一定不要對下屬和百姓要求太嚴,因為每個人的修養、境界、能力、觀念都是不同的,你不能按照你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否則就沒人給你幹活了,用人只看他的長處,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短處。

歷史上做的好的例子很多,就說曹操吧,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只要你有才能,什麼缺點,什麼貪財了,好色了,他都能容忍,都能得到重用,這才聚集了大量文才武將,成為一代梟雄。

失敗的例子就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了,他倒是清明,對貪官恨之入骨,貪汙六十兩白銀就直接判死刑,結果殺了十五萬貪官,貪官依然是前仆後繼,收效甚微。

古人的話都是經過千年經驗總結出來的,對我們現在人也一樣,非常有借鑑意義,受益終身。


一聲佛號一聲心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是一句從古傳至今的至理名言。

意思很簡單:如果一處的水太清,一點都不渾濁,那麼這裡就肯定沒有魚;因為魚已經無法藏身,不可能呆在這地方。如果一個人太精明,對別人要求很嚴苛,處處都算計得很好,這個人是不可能有朋友的。因為老是想佔朋友的便宜,誰還願意做你的朋友呢?

回到現代社會,這句話修改後也有很好的現實意義:“水至清則無魚,情至深則無感”。意思是,就像水太清以後,就不會有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太深了,往往就沒有感覺了,可能就不會再珍惜。就像天天吃蜜糖,誰還知道什麼是甜的?

看我們現在很多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都是默默地為子女無私地奉獻,有多少子女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與深深的愛?

再看看孫儷無私資助的那個大學生,他只知道索取再索取,哪還知道孫儷並不是他的父母?甚至連朋友都不是?

所以,社會還有一句話,“升米養恩,鬥米養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朋友與朋友之間,適當保持點距離,感情才能長久。夫妻之間,多換位思考,才能天天愛如初戀。

這是我從這句至理名言中悟出來的人生哲理。


感動時代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漢書》;作者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東漢史學家、文學家。九歲能誦讀詩賦,13歲時得到當時學者王充的賞識,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後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學返回鄉里。居憂時,在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後傳》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漢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之詳細解析:

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 “人至察則無徒”,察,就是苛察。徒,即朋友的意思,這引喻現實社會里,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沒有夥伴沒有朋友。因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的過錯或性格上的差異。

聖人老子曾說過“有中無,無中有”,如果不想丟棄有,就得無,同樣得無也就是得有。看來,想兩者都有的話,看來還是平衡最好。從對立來說,水清本來是個好事,但就是這樣,魚能去嗎?太清了,什麼都沒有,吃什麼?恐怕是等人吃吧!人至察了,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中或計算在內,你敢做他的朋友嗎?朋友是平等的,地位均等的,你會受他尊重嗎?

這裡所說的就是“水至清”,而不是水清。是“至察”,而非只是察。也就是不能過盡而是留有餘地。從現實生活中來說,有多少人凡事做絕?聰明人都會留有餘地。萬事循環轉,人有三衰六旺。時來運轉或時去衰來都是平常事,沒有餘地恐怕都是為自己伏下了種種苦惱和苦果。所以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適可而止,適度最好。


蕭大俠學堂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


是古代最著名的一句格言,意在告誡後世的人們做人要懂留餘地,不要太過苛刻。對人、對事都要學會寬容,太過精明苛刻的話會很容易讓人害怕或不願意與之交往,就如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的道理一樣。


此兩句,出自於《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第六十五。


另一說,出自於班固的《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此兩出處,素來有爭論,不過,無論出自那一處,都是語說的一個對後世人的警示。也是,人生在世,若為了一種生存不惜趨之若附、手段用盡的話,也真是枉活這一生了。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有一個包容之心。


朋友的缺點,你能包容;伴侶的缺點,你能容忍;同事的不足,你能用包容之心給予其鼓勵,那麼,你的世界將不同,你將獲得一個和諧溫馨的世界,這裡朋友樂融、夫妻融洽、工作順利,事事也將順心。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你若對人好,別人也將對你好。


世間芸芸眾生,本就性格各異,不可能你會喜歡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歡,然而,我們只要懂得以一顆包容的心待人,不偏激、亦不趨炎附勢,那麼,你定會獲得一個完滿人生。


所以,做一個淡然、包容、有責任心的人,不念人惡、不責人過,做一個懂得底線懂得度的人,你的人生肯定將不同!



作家桑妮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而《增廣賢文》一些版本,也有改成“人至察則無友”,更貼近民間實際生活。這是簡單不過的道理,透明清亮的水中,毫無遮藏,魚兒在這種環境狀態下,既沒有安全感,又找不到東西吃,若游到此處便會趕緊離開,但一般遠遠望著,大量的魚兒不會湧入清水之境。社會之人呢,同於此理,做人不能過於精明洞察,細之於纖塵,觀之於微末,一絲一毫都堅持“死理”,不容人、不諒人、不讓人,對所謂剛性“原則”,以德、法、規矩為砝碼,沒有最小最小的公約數,不給哪怕0.01%的誤差率,窮追細究,違背自然常理,又哪來的朋友追隨呢,身邊必然缺少相知之人,誰也不願貼上寡情死理的“黑臉″,任他孤高獨傲去吧!所謂“至察″者,實則聰明過了頭,想當然過了頭,超乎社會生活哲思,超乎大眾心理承受極限,看似很講“原則″,卻在現實中有時行不通,受到大眾的共同牴觸。

人性中的正能量,總是在內心矛盾衝突的過程中,正、負兩方面自我較量。當正能量佔上風時,必能克服人性中的惡念,私念和雜念,行善事、做好事、益社會;若惡念佔上風,必行惡事、結惡果。一個人百分之百的正能量,是難以做到的,天下哪會有完人。所以,我們既要用道理去服人,又要以德育教化於人,以法制懲治於人,堅持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長久地改造世界觀,堅持給人認錯、改錯、糾錯的機會,促進社會不斷文明進步。做人上採取寬恕、諒解、包容的態度,給犯錯人以相應的出路,對於極細小的事情,含糊一點、不過度解讀,這或許就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說的註解吧!望世人思忖之。


東山雲谷

絕大多數人都把這句話理解為:做人不能太明白、太苛察,差不多最好。錯了!



察,冂+祭。冂:內在狀態;祭:提供符合最本質需求的東西;故,察:內在的最本質的原因和動機。

故,人至察:凡事按照自我本性本能為人處事。



徒:嚴格按照具體要求辦事的。即,努力與外在需求匹配的。

所以,人至察則無徒:凡事僅憑自己的本性本能為人處事,做什麼都不可能與外在的客觀需求匹配。

所以,純粹按自我本性活著的人,其實是缺心眼兒的二傻子,這才是這句話的本義。

水至清則無魚,講的是完全一致的道理。水至清,就是純粹的水,就是純粹靠自我本能活著的人至察。則無魚,就是水中沒有任何符合魚的需求的東西,就是純靠本性做什麼都不可能與需求匹配的則無徒。

連起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本意是:水太純,魚沒法活;人太自我,幹什麼都不容易匹配。

關注老慢,瞭解一點真國學。


老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中國古人總結留傳下來的,處人立世之經驗。

“水至清則無魚"意在告誡後人,在生存環境中,與人相處做事不能要求太高、太嚴、太苛刻。就如河中的魚一樣,賴以生存的水不可以清澈見底。如對水質要求高了,水中就缺少了水草,藻類等微生物,就不能給魚類提供充足的餌料和養份,這樣反而不利於魚類的生存和繁衍,導致走向死亡滅絕。



"人至察則無徒",是指一個人立於世上,對人對事不應太精明算計,事事講究完美無缺,嚴肅認真,不留餘地,不容他人的缺點和錯誤。這樣的人反而讓人難以接近相處,令人望而生畏,最終落得無朋無友。

這兩句古人名言,是提醒人們與人相處共事,應把握分寸,拿捏有度,切莫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去頂真,批評你指責他,把自己當聖人一樣,去要求別人怎麼怎麼去做。每個人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總要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共事,沒有融洽的集體和團對精神,做任何事都不會做好。人非聖賢豈能無過,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應給予別人改正的機會,各自留有後路,日後好相處相見。

有人認為,這裡面是否也包含了,處人處事圓滑不講原則的成份?我想,也只能因人而異因事而為了。小事可以不去計較認真,可以包容諒解,大事該講原則就得認真,否則就是黑白不分了。

人生在世,不以妄自尊大,高高在上,應以正直善良為本,心胸寬廣,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L8D8R8

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草豐富的水塘魚類豐富,智慧的領導會裝糊塗。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如果水清澈見底,那麼魚兒就難以生存;如果對別人要求太過嚴苛,你就沒有了朋友。這個成語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第六十五。

這句話飽含處世哲學和管理哲學!

·水至清則無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稀泥(浮游生物)。小魚、蝦米吃的是藻類和浮游生物。有藻類和浮游生物的水不會是清的,它們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為小魚小蝦提供了食物,並且使水裡氧氣充足。我國長白山的天池就是一個好例子,清澈的水裡一條魚都沒有。也有人認為水清了後魚能看到岸上的天敵,其實不然,水太清了,魚類就沒有了躲避的場所。水裡的雜草、浮游生物都能夠保護魚類不被天地發現。但是現如今,清澈見底的水,天敵(尤其是岸上的天地)抓魚的時候一抓一個準。人們再也不用瞎蒙這片水域哪裡有魚了。水清不利於生存,所以在長期的生存鬥爭中清水中就沒有魚了。

人至察則無徒

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知道哪些自己該說哪些不該說。有句拗口的哲學叫:動物不知道它該知道的,也不知道他不該知道的,所以動物煩惱少;神知道他該知道的,不知道他不該知道的,所以神也煩惱少;人是知道他不該知道的,不知道他該知道的,所以煩惱多

沒有人願意活在監視之下,那怕在管理最嚴酷的單位,都得有私人不容侵犯的空間或權利,比如,我怎麼上廁所,身上該帶多少錢,以便下班買點什麼東西,和誰說點什麼悄悄話,今天心情如何等等,你管得了嗎?

如果,你什麼都看得清,什麼都知道,那麼久堵塞了言路。別人什麼都不會跟你說。人長了兩隻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巴,就是要你多聽多看,少說。每一個具體的個人,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不容他人冒犯的權利,不給他人以這樣的空間和權利,他人會窒息無法生存而逃遁。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懂得自己的權利底線,還是很重要的。

人至察則無徒,且不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