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文|駿爺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少有公司像螞蟻一樣,在龐大的體系和高企的市值下,還能給行業和自己帶來較大想象空間。

從解決交易信任出發,為淘寶尋求突破口開始,支付寶作為交易的管道,連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商戶之間。而現在,打開支付寶APP,會發現其實它幾盡實現了人在生活中與everything的連接。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從銀行,到環保,到身份認可,到民生服務和公共交通……螞蟻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跨界,探索無人區,用一種看似“微小的舉動“為這些行業帶來新的可能。當這些“微小的舉動”體現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就變成了大街小巷的二維碼支付和家喻戶曉地過年紅包,就變成了邊疆沙漠的植樹造林,就變成了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種民生業務,就變成了沒有排隊購票和找零的智慧公交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深入公共出行這個領域,或者說把移動互聯網深入融合到一些傳統行業,是在螞蟻金服達到1600億美元估值的時候,超級獨角獸能在“尾大”的情況下還能靈活的且持續的做一些長遠投入,對平臺型公司來說殊為不易。

1

螞蟻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嘗試,更能詮釋互聯網公司對於商業重構的價值幾何。面對強大的內需,傳統行業的困境與挫折所遭遇的天花板已無需贅述,這才是互聯網公司用技術或者商業模式的創新解決困難,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機會所在。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在出行方面,用戶的需求只是想要一個更為便捷的方式。公共交通的不斷擁擠,導致用戶的選擇更多的傾向於私家車。除了各個城市不斷上漲地私家車保有量在說明這一點外,上海是更為直接的例子,70%的市民表示,如果有別的辦法出行就不會選擇公共交通。《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公交車2017年的客運量較2016年下降了3%,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年下降了。

這顯然不是城市管理者樂於所見到的,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帶來的是不斷上漲的路面出行壓力,一種明顯的惡性循環就此產生。這種怪誕矛盾的突破點,其實大家都能夠看得見,如果每個人都儘可能地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就能夠破解這個惡性循環。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會不遺餘力地補貼公共交通,比如說2015年北京政府的預算報告留給公共交通的補貼就高達142億。

然而,為什麼不呢?最為根本的一點是,這不僅僅是一個有無移動支付的簡單加法問題,而是要求互聯網從交易出發,去扮演行業“改良者”,解決整個行業的創新難題,才能夠實現更好服務於用戶的美好願望。用螞蟻十年來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心得來說就是“擁抱傳統產業必須平衡C(用戶)、B(行業)、G(政府)的關係”。

電子公交卡就與生俱來地伴隨著行業共贏的歷史使命,被希望解決的是NFC模式乃至單純乘車碼模式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如何在實現用戶便利,行業共贏以及政府治理上尋求最大公約數。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電子公交卡打破了傳統的商業空間,將公交卡的用戶從線下搬到線上,一卡通公司的利益得到照顧,用戶便利性提升,同時又能享受大數據帶來的紅利:與用戶產生互動,運力的最優配置……這就產生多方共贏的正向循環,數據就可以直接證實這一點:在上海、杭州、西安、武漢4城上線掃碼上車的智能地鐵系統後,以及杭州、武漢、西安、天津、鄭州、石家莊、紹興等50城市上線智能公交系統後,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累積服務乘客超過1億人。而包含以上城市,螞蟻金服已經和15+擁有地鐵的城市和100+擁有公交線路的城市達成了合作意向。

2

得益於二維碼、電子交通卡等技術,乘客出門僅需帶一部手機即可完成乘坐公交或者地鐵,避免了兌換零錢的尷尬,更方便的乘車方式也提升了公交系統的客流量,例如,石家莊公交在開通支付寶乘車後,前三個月活動期間的客流量增加了20%。

與此同時,各地公交公司減少了零錢的清點工作也是一個明顯現象。螞蟻金服提供的數據顯示,杭州公交接入支付寶後,零錢使用率下降了20%;石家莊公交最高時每日零錢減少量達到了30萬元;濟南公交接入支付寶後,每日人力整理點零幣減少近10萬元,每日按照1萬/天計算,節約人力10人次。

你想啊,當每個人的乘車記錄數據化之後,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以前在設計整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的時候,反饋機制肯定是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一條線路常常會出現極端擁擠的狀況的時候,就會發現現有運力可能不足,再來調整系統地運力配置。這樣的反饋機制,加上漫長的溝通線,產生了極為明顯的調節滯後現象。

這樣的狀況,在所有乘車交易數據化後就有望解決,甚至於前置預判也是可能的。隨著掌握的用戶出行數據的增加以及與用戶實現了互聯,公交公司也能在傳統固定線路運營的同時,根據實時客流的變化,推出定製公交服務,滿足相對多人的個性化出行需求。具體表現為智能公交系統對於公交公司線路運營的優化。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武漢公交集團信息中心主任肖英關於與螞蟻金服的合作成果時就表示過,由於能夠通過在線支付實時瞭解到用戶的乘車與通勤情況,武漢公交對全市111條路線進行了優化,並且還新增了20條此前人工沒有發現的公交線路。提升了用戶體驗之後,武漢公交在2017年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客流增長。

當然,大數據化的出行記錄還能夠為公交公司帶來了新的運營思路。

在過去,公交車與地鐵做的就是一個接送乘客的生意,幾塊幾塊的掙錢,而當大量乘客都通過支付寶辦交通卡並採用線上支付後,公交公司相當於突然擁有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在線用戶,公交公司可以通過APP、支付寶生活號等方式來進行在線商業探索。例如西安地鐵就在其APP中進行了廣告投放、開設在線商城、提供外賣服務等實踐。

3

在公共交通領域,有一個顯著的現象:

當一輛公交車或者地鐵進站的時候,排隊等候的大家都希望這輛車能夠儘量多裝一些乘客,當然大家也都會往車上去擠。但當我們擠上車的那一瞬間,我們的想法就會發生改變,我們不再希望任何一個人再上車,希望車輛馬上就關門出發。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這就是公交車理論,現在更多地用來說是社會利己主義的膨脹,極具諷刺意味。同樣的道理,當舊商業結構遇上新技術與新模式,當傳統行業遇上互聯網,如果只是一味地矇眼狂奔,拆不掉橫亙在兩者之間的那堵牆,就難以有長足的發展,各自都會走入困境。

螞蟻令人感動之處,就好似廣州羊城通副總經理蘇浩偉那句振聾發聵的話語,“如果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不做這件事,可能沒有其它企業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除了感動之外,更應該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的“拓荒”和“無人區探索”總是螞蟻在進行?

從快捷支付到公共出行,螞蟻金服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裡?

但不曾想到,作為前者的阿里或者是螞蟻將這樣的“無人區探索”精神深入骨髓,他們進入的每一個行業,發展每一個技術,都有深深的這種精神烙印。他們拓荒,他們承受更多困難和未知的壓力,當然也會享受先入者的紅利。而騰訊的“紅包“式創新極具偶然,不可能在每一條賽道上都擁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沒人做過,但值得去做,去承受失敗和挫折,然後帶來好的改變。這是人們對互聯網“巨頭”的期待,也是商業本身之外的感動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