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錯失良機,不為人主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項羽龍且率二十萬兵馬救援齊國,結果龍且戰敗身死。

齊國的失利,龍且的身死,使得項羽非常恐慌。派盱眙人武涉前往遊說齊王韓信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稱王齊地。

在這裡大家應該疑惑了,韓信本來就是齊王,為什麼還要稱王齊地。在上回中說了,這齊王是劉邦封的,名義上還是劉邦的下屬。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所以這個誘惑還是很大的,三分天下,脫離劉邦,自立為王。可惜韓信以劉邦對我有恩、親近我而拒絕了。

武涉遊說失敗後,齊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舉足輕重的關鍵在韓信手上,於是用相人之術來勸說韓信稱王自立。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韓信還是猶豫而不忍背叛漢王,有自以為功勞大,劉邦是不會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猶豫不忍倍漢,又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遂謝蒯通。蒯通說不聽,已詳狂為巫。

豈不聞“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為將帥,卻不可為人主,惜哉、惜哉!

四面楚歌,垓下之戰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隨著時間推遲,又有彭越帶兵駐守梁地,往來襲擊楚軍,斷絕楚軍的糧食供給。再加上齊王韓信也出兵攻打楚軍,使得項羽害怕了,就和漢王約定平分天下。

《史記》漢高祖本紀:當此時,彭越將兵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

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項羽罷兵回東方,而漢王也想回西方。但漢王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趁楚軍兵疲糧絕盡,率軍去攻打它,結果大敗而還。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在漢五年(公元前202年),漢王匯聚諸侯一起進攻楚軍,與項羽決戰垓下。

《史記》漢高祖本紀: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

齊王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軍與楚軍正面對決,他的部將孔將軍在左邊,費將軍在右邊,漢王領兵隨後,絳侯周勃、柴將軍跟在漢王的後面,項羽的軍隊大約有十萬。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韓信首先跟楚軍交鋒,不利,向後退卻。孔將軍、費將軍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軍不利,韓信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軍於垓下。

韓信命令大軍在楚軍大營四周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的士兵聽到以後還以為漢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

之後項羽戰敗逃走,楚軍因此全部崩潰,漢王派騎將灌嬰追殺項羽,一直追到東成,殺了八萬楚兵,終於攻佔平定了楚地。

項羽被打敗後,漢王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奪取了韓信的兵權,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

千秋名將錄——兵仙韓信之十面埋伏(八)


表面上是改封楚王,實際確是削弱韓信。奪了韓信經營一年多的齊地,封了一個與韓信有仇的楚地。

此回結束,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