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今天又上映了一部印度电影,说起印度电影,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今天上映的《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起跑线》告诉我们:择校无小事,一对“虎妈猫爸”式的夫妻为给孩子入学,在假扮上流社会和假扮穷苦人家之间,切身体会了贫富差距导致的权利侵略,因此影片以教育问题为剖面,直击阶层固化的现状。电影不是用来解决现实矛盾的,而是意在更新观念。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句话。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喜剧反讽教育。笑点通俗易懂,好几次都笑出声来。歌舞片段融入剧情,孩子们的表演非常棒!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可以说电影《起跑线》是我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角演技都很棒,内容上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教育方能改变命运、入学查三代、语言划分阶级……用喜剧的手法来剖析了中产阶级所遭遇的社会歧视和对印度教育体系的拷问,很多场景和细节都让人感同身受。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起跑线》是一部非常标准的、成熟的新宝莱坞商业制作,剧作、节奏和表演都极扎实,影片的教育话题只是一个切口,实质上反映的是政客偷窃穷人的食物,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的教育权利的贫穷、阶级和分配不均等问题。有钱人用“贫穷”装扮物质文明,并以此体验人性的极恶与大善。简直是印度版的《虎猫猫爸》,让“择校”经历为父母们上了很重要的一课。非常喜欢电影用“四两拨千斤”的戏剧方式,折中体现教育矛盾的呈现,但并没有电影化的囫囵解决。同时终于放弃表达男女差距的命题,转而走向更高阶主题叙述。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这部电影也许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的,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人的生活中无助往往导致浪漫”,讽刺教育经典喜剧,通过土豪假装穷人为女儿上学,揭露贫富差距、私立公立学校落差、弄虚作假、学校为利益忽视教育,土豪夫妇被穷朋友仗义相助与撞车碰瓷赚钱感动,貌岸然然的校长则假仁假义、虚伪贪财,对贫民窟勾画很真实,搞笑也自然幽默。借孩子教育讲贫富差距,叙事节奏好,小包袱不断,故事也编得很圆满。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印度片继续针砭时弊,这次是教育问题,比起神秘巨星的中产阶级,这次告诉你印度富人与穷人是什么样。整体非常欢乐,搞笑中将教育问题、贫富差距、腐败问题描写入深。但无论如何,中产阶级的焦虑是名校教育产业得以维持的前提,而中产阶级认可的精英教育塑造的也多是循规蹈矩的乖孩子。电影的批判有其意义。以“为女择校”这个极小的角度为切口,用极为喜剧化+戏剧化又不失真实的方式,层层深入反映当下印度社会种种社会现状:贫富差距、阶段对立、社会不公等。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赢在起跑线上,爸爸妈妈这是吃尽了苦头,不仅仅要搬家,求老师,培训,装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一个高水平教育。贫富差距,阶层固化,教育公平……这些概念高高在上冠冕堂皇老生常谈又向来无从改变。而真诚、慈悲、理解、包容、良知、善良、与爱,这些才是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浸润的东西。反差+反讽+反转,影片传递了太多。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电影的主题是讽刺教育不公和阶级问题,亮点是角度不单一,从社会大环境和个人两个维度去讨论问题。在社会层面上,教育不公导致的恶性循环驱使着下层阶级的人们奋力要打破上层阶级的垄断;在个人层面上,我更多看到的是那些嘴上说“为了孩子好”,内心只是想凭借孩子的好发展而跻身上层社会的父母。好像只有孩子赢在起跑线,自己就可以赢回曾经失去的一切一样。甚至连一门用来使用的语言都会成为阶级的烙印,心里的虚荣和攀比才是最大的魔鬼……

起跑线:贫富虽有差距,但善良从未落后

贫穷无法轻易被教授。通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折射的,是越来越难攀越的阶级固化与层级壁垒。无所不用其极想去上层名校的中产焦虑者,何尝不是他人眼中的可怜虫?报名排队、家长面试那几个场景中国家长应该会心有戚戚焉吧,不过我最喜欢也是最打动我的还是父亲结尾那句台词:“我这一辈子都尽力做一个好老公,可如果你都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公或者好爸爸。” 《起跑线》是伊尔凡.可汗的又一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