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的前世今生


梅尼埃病的前世今生​提起頭暈,可能很多人都聽到過“美尼爾氏綜合徵”這個病名。其實,現在它的專業名稱叫作“梅尼埃病”,它是由於內耳的膜迷路發生積水,以致出現發作性眩暈、耳聾、耳鳴、耳內悶脹症狀的疾病。那麼“梅尼埃病”這個名字為什麼這麼奇怪?它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我們在這裡談談梅尼埃病的前世今生。

後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第一次精確解剖並描述了半規管和前庭的存在,但對其功能尚一無所知。到19世紀早期,法國解剖學家Flourens第一次提出半規管與人體平衡之間存在緊密聯繫。但在那個年代,眩暈、耳鳴等仍被廣泛認為與小腦或其他中樞病變有關。1861年,法國人普羅斯佩.梅尼埃 (Prosper M.Meniere)發表劃時代的研究成果之後,這些症狀才與迷路病變聯繫到一起。

普羅斯佩.梅尼埃,因闡明耳源性眩暈症而聞名醫壇。梅尼埃1799年出生於法國,自幼接受古典與人文方面的良好教育。在昂熱大學預科開始他的醫學生涯,畢業後先後師從名醫杜伯斯、喬梅爾、杜波特林等教授,學習產科、內科和外科。

1861年,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梅尼埃在法國醫學年會上發表了劃時代的講演,詳述了十三年來積累的同類病例,並將其視為一種新的臨床疾患。依他看來,該病具有眩暈、聽力下降和耳鳴三種臨床症狀,可能與內耳出血有關。

此前,眩暈或其他平衡失調被認為是突發性腦出血所致,儘管近代研究證明該病是由於內耳積水所致,而不是出血,但他首先闡明瞭內耳疾患和眩暈之間的必然聯繫。1867年匈牙利醫生Politzer首次用梅尼埃姓氏冠名該病,沿用至今。

到了20世紀初,人們對於前庭結構及功能的認知仍處於40年前的階段,並未有大的突破性研究進展。這種狀況因為傑出的生理科學家Barany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到了1938年,Hallpike醫生首次報道了梅尼埃病患者內淋巴積水這一病理特徵,這一發現被全世界廣泛接受並沿用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