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從職場就業的角度分析如何選專業

1/5、錢途與興趣,哪一個更重要?

高考填志願的三大要素“城市、學校、專業”中,最難最關鍵的是選專業,專業一旦確認,城市和學校可選擇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

選專業難,因為全是陌生的名詞,就好比在尼姑庵裡呆了十幾年的小姑娘,忽然有人給她一堆照片:“快,挑一個好的,這就是你未來陪你一輩子的丈夫”。

這種情況下,要麼挑一個經濟條件不錯的,要麼挑一個順眼的。這也對應著高考填志願選專業的兩大派系:“前景派”和“興趣派”。

“前景派”認為,一定要挑一個未來有前景的專業——想法是不錯,但預測成功的概率實在比瞎蒙好不了多少,包括那些專業機構對未來專業熱門度的預測。

人總是高估未來一兩年內的變化,卻低估五年以上的變化。職業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選擇,這麼長的時間,所有職業都會走出一個甚至幾個興衰週期,可謂滄海桑田。更別提馬雲的預言:二十年內,大部分職業都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你所想象的前景,也許還沒等到畢業就成了明日黃花。

從這個意義上講,“興趣派”大致是不錯的。選一個喜歡的專業,行業的風口來了,有錢途;風口不來,好歹也是個你喜歡的——這叫“興衰通吃”。

話是不錯的,但問題在於,什麼叫“興趣”,如何知道你的興趣是什麼?

有一個段子:QQ簽名裡說自己愛好“看書旅遊聽音樂”的,都是沒有興趣愛好的人。

大體上而言,我是支持“興趣派”的,但真正的興趣所在,可能要用“大學四年加畢業前兩年”的時間去尋找,那麼有一個問題就很關鍵了:

這一次選完專業之後,當你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時,是否還能進行二次選擇?

二次選擇主要有四次機會:大二換專業、考研、畢業找工作、工作一兩年後的轉行——特別是找工作,有一半的概率會重新來過。這次機會雖然都不容易把握,但好歹此時更瞭解自己了。

為今後的二次選擇做出一定的寬容度,這才是高考志願選專業的核心思路。

所以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專業、行業、職業”這三個被混為一談的詞。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2/5、專業不等於職業,更不等於行業

一個騰訊的程序員,大學學的是“軟件工程”,那麼,他的“行業”是互聯網,“職業”的程序員,“專業”是軟件工程。

他的一個廣告部的同事,“行業”仍然是互聯網,但“職業”就變成了產品運營,“專業”可能是“文史理工經哲管”中的任何一個專業。

他的同學,在政府某部門負責IT採購,“行業”就變成了政府機關、“職業”變成了公務員,只有“專業”還是軟件工程。

專業是大學的概念,職業和行業是就業的概念:

有些專業等於職業,比如會計;

有些專業等於行業,比如農林水利電力;

有些專業既對應行業又對應職業,比如醫科;

有些專業既不對應行業,又不對應職業,比如基礎學科、大部分管理類專業。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時,最大的“坑”是把“專業”與“行業和職業”機械地對應起來。

再比如法學專業,大家都以為畢業後不是公檢法,就是當律師,其實畢業去向前兩位的是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

我們想象中的BAT都是互聯網企業,最容易進的一定是IT專業,其實不然:

阿里招的最多的專業包括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

騰訊最喜歡招的是計算機應用技術(總算有一個IT專業)、會計(暴露了投資公司的本質)、市場營銷。

大部分專業的畢業去向,網上都有分析,光看個名字,肯定會掉坑裡。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3/5、未來選擇餘地大的專業

利用“專業不等於職業,更不等於行業”的特點,可以選擇那些對口行業和職業比較寬的專業:

1、如果你對未來一臉懵懂,也完全不瞭解自己,可以選貿易、營銷、經濟、管理等。很多人不建議選這一類專業,認為很虛,大學裡學的專業知識沒什麼用,找工作的競爭力不強。但我覺得大學主要培養一個人的專業素質,具體能力還是要到工作後才能形成。這類專業的專業性不強,但可塑性強,大部分行業和職業都有機會進。

2、如果你的性格已經定型了,比如偏技術分析類的,可以選會計這些所有行業都需要、專業性又強的職業,而且就業率也很高;

3、有一些需要考證的職業,比如律師、會計師、金融分析師、精算師、建築師、心理諮詢師等等,自己不是很確定就可以不選,

如果將來喜歡上這些職業,可以通過考證來轉行。

4、那些專業性極強的“行業、職業、專業”三位一體的工科專業,比如醫科、礦產、能源、電力、航天、武器等等方向,改行的成本太高、難度很大,如果不是很喜歡, 儘量別選。

5、相反,如果你明確喜歡這些專業,或者家庭在此有很深的人脈關係(可以行業內換職業),分數也不錯,可以選對口專業的行業院校,增強你未來的職場競爭力。

但總體而言,大部分專業都為你未來的二次選擇留下了或大或小的空間。

既然專業無好壞,那高考填志願選專業最重要的策略,我覺得是“博弈”——在分數區間內,儘可能挑一所滿意的學校,而不是好專業。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4/5、哪些熱門專業要避開?

金融、計算機、建築這三大專業,高考競爭一直很激烈,幾乎沒有大小年,其實對應的是這三個行業的高薪。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金融、建築始終是最熱門的)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人均工資最高的上市公司,六家金融、三家建築、一家遊戲公司,沙隆達A是統計口徑的問題請無視)

從博弈的角度選專業,如果你希望在同等分數競爭的範圍內上一個好學校,一定要仔細分析那些熱門專業,我上學時最熱門的電力專業,分數線二本比一本還高,現在看來,性價比低到了極點。

以金融專業為例,很多人都會被金融行業的高薪所迷惑,卻不知道這個行業內部的薪水差距之大,遠遠超過一般的行業。

金融專業的畢業去向中,進銀行的佔七成,二成進證券信託保險等非銀機構。金融行業真正高薪的是證券和信託,上圖的安信信託人均年薪高達200萬,但比例太低,都是名校研究生起步,而且不限金融專業,其中的證券業還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行業。

再來看大部分人都會進的銀行,這個高考高分進去的行業可算是“人才絞肉機”,只有“拼爹一族”和名校研究生背景的,有才有可能進入技術含量高的部門上。絕大部分人基本上就是當一輩子基層員工——可能當不了一輩子,幾年後就被人工智能淘汰了。

金融專業的好處是就業率高,但僅此而已了,這個專業的就業方向也比較窄,所

以很多人進了銀行之後,就算後悔了,也很難下決心跳出來。

事實上,想進金融行業不一定要金融專業,計算機、會計、法律、營銷、國際貿易這些專業機會都很多。特別是券商中的行業研究員這個職位,景氣的時候,常常會用超高薪把各大專業中的最優秀的畢業生一掃而空。

所以金融專業的性價比實在是不高,除非分數達到名校的要求。

相比之下,計算機專業的就業方向很多,市場需求也是不斷上升的,更重要的是層次拉得開,高、中、低各個層次的人才都有需求。雖然競爭激烈,但性價比更高。中等分數的,完全可以博一把一二線城市非熱門大學的相關專業。

建築行業的高薪有很多貓膩,在這個行業沒有人脈關係的,性價比就低了。

一定要避開近期的熱門概念,比如今年,受國家芯片政策的影響,很多家長都打算選芯片半導體所對應的“微電子”專業,很多高校也打算開這個專業,估計今年的是個超級大年。

但我要來潑點冷水,“微電子專業”只能進“微電子行業”,但“微電子行業”的人才需求中,“微電子專業”只佔很小的部分。這個行業缺錢缺技術,但不缺一般意義上的人才,看現在大家的熱情,幾年後大概率會人才過剩。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而那些過於冷門的專業也要小心,長期冷門都是有原因的,一類是前面說過的,就業方向過窄,性價比同樣不高;另一類是基礎學科,其實就業面也不算窄,只是就業率略低,但如果選擇考研出國,反而有優勢,性價比算是中等。

剩下的不冷不熱的專業,大多會有大小年的現象,建議把心怡學校歷年的招生情況找出來看一看規律。

高考志願兩百多個專業,既有真正的金礦,也有不斷往下掉人的“坑”,就算專家也不可能一一搞清楚,相信專家的預測不如相信行業內人的描述。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不同行業的真實工作是怎樣的體驗”,近600個回答,覆蓋了大部分人數多的職業,回答內容包括每一個職業的主要職能、日常工作狀態、入行門檻、薪資變化等等。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哪個專業“性價比”最高?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花一兩天時間,一個一個地看過去,發現感興趣的,再搜一搜其他人的回答,相信一定對你填志願選專業有幫助。

5/5、給自己的一個二次選擇的機會

人生的道路總是越走越窄,因為每走一步,你未來的可能性就減少一些——直到你找到最感興趣的東西。

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說:年輕人不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就好像把性生活攢到老年再過一樣。

我的後臺收到過大量讀者的諮詢,工作了好幾年後才來問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我本人也經歷過轉行,所以我才深深地體會到——高考填志願選專業,也就是初戀混個人生經驗,總要給自己未來遇上真正所愛的事業時,留下二次選擇的餘地吧。

與“職業規劃”相關的文章

廣深,京滬,和其他二線頭部城市,哪兒更容易發展?

職場差距是如何被一步步拉大的?

你的興趣能夠發展成職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