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訓練營開營儀式|67位跑者120天的訓練啟程了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開營儀式結束了,來自各個行業、地域的67位跑者接受了訓練營主教練尼克拉斯羅曼諾夫博士(以下簡稱“博士”)和主教練徐國峰的指導和示範,從馬拉松訓練的科學認知,到訓練前熱身動作、跑步技術動作、跑步力量練習的示範,再到各位學員重要跑步成績的測試,學員們的認知、精神、體能可謂經歷一輪“洗禮”,由此,我們幫助60多位學員,為即將到來的艱苦、充實、興奮、難忘的訓練做好了充分、完整的準備。

重要成績測試:訓練前先了解自己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開營儀式非常重要的一項,是測試大家200米、400米、800米等短跑距離的成績,這些成績將彙總給博士,他會結合跑者的其他數據和過往馬拉松成績進行對比分析,評估出目前的跑步水平,進而把所有學員分成不同的訓練組別,對應不同的訓練課表,從而讓訓練更具有針對性。

本來馬拉松比賽就是興奮和成就感並重的事情,短距離的測試比賽更讓學員們熱血沸騰,同在現場助陣、為測試賽做急救保障的“愛救團”的一位大哥說:看著他們,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 注:訓練營每次測試比賽都會安排“愛救團”急救人員助陣,處理可能發生的醫療需求。

跑步動作訓練

跑步是一門需要學習的技術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我們的一位教練曾說,“跑步技術到底是什麼?跑步技術就是提升你跑步效率的技術,一位學員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每週末測試10公里成績,平均配速一次比一次快,而心率卻相差不大,你可以說他提升了自己的跑步效率。”

訓練營的目標是提升大家的馬拉松成績,更是注重提升跑步技術,兩天的開營儀式,博士和國峰老師親自示範了姿勢跑法的“關鍵跑姿”、“落下”、“拉起”等相關訓練動作,這些動作訓練會貫穿訓練營的整個週期,是每一個跑者都不可或缺的。

力量訓練示範:持久維持你的正確跑姿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國峰老師經常引用一個比喻:將跑者比作一臺賽車的話,跑步技術相當於賽車手的駕駛技術,跑者的體能相當於賽車的發動機和油箱,那麼車體的堅固性就相當於跑者的身體力量,強大的跑步相關肌力能更加持久的維持正確跑姿,從而讓跑者的跑步效率最大化。

開營儀式上,博士和國峰老師同樣示範了臀部力量、身體核心力量的訓練動作,這些訓練也會貫穿整個訓練營的週期化訓練中。

訓練需要個人化、數據化、週期化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每位學員目前的跑步水平不同,必然其匹配的訓練計劃也不同。為了讓訓練更有針對性,除了上文提到的參考短跑成績外,博士還會在訓練進行一段時間後,參考每個人的訓練數據,給每個人貼上“大猴子、中猴子、小猴子”的標籤,從而匹配不同的訓練量。

  • 注:所謂“大猴子,中猴子,小猴子”是源於1920年代末期,俄羅斯科學家針對哺乳動物活動量的一項研究,研究表明,哺乳動物在固定時期(比如一週)的活動量是相對固定的,這個研究對我們最大的啟示在於,每個跑者對應的每週最有效的訓練量和訓練次數,都是相對固定、因人而異的。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國峰老師還提到,訓練營的課表是分週期的,每個週期都有不同的訓練目標,這也是和傳統訓練課表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博士把訓練分為四個週期,分別對應提升跑者的2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成績。

大多學員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訓練計劃後,都覺得新奇,因為他們所認知的“馬拉松訓練”大多以“長距離慢跑”訓練為主。要展開闡述這樣設計課表的原理,可能需要很大篇幅,國峰老師只是簡單做了總結:提升全馬成績前,你需要先提升半馬成績,而提升半馬成績的關鍵在於提升10公里的成績,如果你的2公里成績提升了,那麼10公里的成績提升會很容易……像是把全馬PB的目標做了拆解一般,每個小目標就這樣被安排在了四個訓練週期。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不過,在每個週期的訓練中,特定距離的跑步只是訓練的一部分,還要搭配相應的熱身,技術訓練和力量訓練,並且相應距離都有明確的時間要求。

訓練流程說明

嚴肅跑者的訓練需要紀律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如同學生時代的老師強調課堂紀律,訓練營的訓練流程說明也是先修課的重要環節,國峰老師先強調了每週的“主課表”。每週7天,周1固定休息,其餘6天,會有4天的“A類課表”(必須完成),每個課表都有相應的跑步距離、時間要求;會有1天的“B類課表”(盡力完成),課表中同樣包含了跑步距離等數據要求;還有1天的“C類課表”(盡力完成),包含相應的技術動作訓練,這個課表的設計旨在全面提升學員們的跑步技術、體能和相關身體力量。

每次訓練,對於課表的執行,訓練營也對學員們做出了明確要求,即先熱身,再執行課表,最後做收操。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動作示範和要求,比如熱身環節,就有“柔軟操、動作訓練、30米衝刺、慢跑一公里”四個環節,訓練營的紀律性體現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按照要求做足動作和訓練量。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收操,則是恢復環節,包括了慢跑、個人的放鬆操、團體的局部力量放鬆動作和技術訓練動作。

國峰老師特意強調了遵守訓練紀律的重要性,他提到去年跑步學院上馬訓練營一位學員,課表指示熱身動作需要半小時,他就老老實實的一個個動作做,做夠半小時,再去跑課表,課表完成之後再老老實實做收操。4個月後,這為學員由原來的全馬253進步到全馬235,有過比賽經歷的跑者都懂這是多麼大的進步。

傷病監控:打敗科學化訓練的敵人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國峰老師要求學員定期彙報訓練狀況,這包括了可能的傷病徵兆。訓練營把跑者常見的傷痛在人體模型中標出32個部位,並把疼痛等級用數字標註,方便學員上報自己可能的傷痛。博士和國峰老師將結合學員每週各項訓練狀況數據,綜合分析有傷痛反饋的學員的傷痛原因,並給出針對性的恢復和訓練建議,國峰老師曾說,其實大部分的跑步傷痛,都或多或少跟錯誤的跑步姿勢有關。訓練課表中密集穿插的動作技術訓練,就是為了從根本矯正跑姿。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粒米 · 跑步學院2018北京馬拉松PB訓練營

今天是週一,也是訓練營的休息日,明天,學員們就開始執行訓練課表的第一天了,我們和所有的學員一樣,對接下來的120天,熱情高漲,充滿期待!

如果你也想開始科學化訓練

和諸多高手一起度過難忘的120天

戳此加入即將開始的上馬訓練營!

北马训练营开营仪式|67位跑者120天的训练启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