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李嘉誠出售將其在大陸和香港的資產,已達1500億港元;聯想將旗下房地產業務融科智地以138億元賣給融創中國,徹底退出房地產行業;王健林600多億轉讓文創旅遊和酒店等地產項目;潘石屹已經套現了236億元人民幣的現金,SOHO靜安廣場、SOHO海倫廣場、凌空SOHO、上海外灘金融中心、SOHO世紀廣場等悉數拋售套現……這些“標杆性”的資本大佬紛紛選擇了房地產“分手”,到底是為何?

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上層建築方面的調控。

房地產開發都是利用槓桿原理的高手,通過土地抵押到銀行貸款,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直接融到資金。簡單的說,也就是用1億元的本金,做到10億,甚至上百億的生意。這種高槓杆運轉的套路,是房地產企業的普遍現象。據媒體的披露,內地142家地產企業負債總量接近3.4萬億。

這種高負債除了會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之外,也會給整個金融系統帶來風險。所以針對對房地產企業負債的清理整頓,前幾年就開始了。銀行全面收緊融資,房地產告別高槓杆時代。

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人們思想的轉變

共享經濟是人們思想轉變的一個重要體現。潘石屹在解釋房地產發達原因時,曾說過麼一句話:因為人有一個擁有的慾望,要有一個房產證,要有房子的鑰匙,要有一個房產的本。正是因為人擁有的慾望促成了房價不斷上漲。

但是,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很多年輕人的思想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特別是共享經濟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使用比擁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

這種思想體現在房地產上,就是公租房、共有產權房以及整個租房市場的出現、推廣和普及。每個人擁有房產證的慾望降下來了,房價也很難有持續的走高。

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當然,這些大佬放棄放棄地產也在各自發展的需求,也各有各的算盤。但他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對拿地蓋樓賣房的傳統重資產模式不再看好,不再看好這一模式的前景。連這些大佬們都在慎重對待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作為普通老百姓,更是要慎之又慎。事實上,隨著租房市場的發展與完善,租房也不失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李嘉誠王健林紛紛賣房套現,為什麼地產大佬們開始拋棄地產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