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療法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

運動療法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

什麼是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的核心組成部分

1. 健康行為改變和教育

2. 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管理:身體活動和運動、飲食、戒菸

3. 心理健康

4. 醫療風險因素管理

6. 長期管理

7. 經費預算與評估

心臟康復的應用範圍

急性心梗後 Post-MI

心臟旁路移植術後 Post-CABG

心絞痛 Angina

瓣膜置換或修復術後 Valve replacement or repair

心臟移植 Heart transplant

心衰 Indications for CHF continue to be evaluated

禁忌症

急性心梗 2天以內

進行性不穩定心絞痛

不可控的心律失常

活動性心內膜炎

症狀性嚴重的主動脈狹窄

失代償性心衰

急性肺栓塞、肺梗死、深靜脈血栓

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急性主動脈夾層

身體其他原因導致的不能參加康復

運動療法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

病例資料

明確患者診斷-心梗、搭橋、經皮冠脈成形術?

是否除顫過?

應用過TPA或鏈激酶?

血脂情況-HDL, TGs, LDL, VLDL, 膽固醇

心電、彩超報告

室壁運動- 減少

射血能力

室壁厚度

造影結果- 血管堵塞百分比

肺功能報告

患者用藥情況

beta 阻滯劑

鈣通道拮抗劑

硝酸製劑

抗心律失常藥

利尿劑

病史訪問與醫患溝通

患者是否明白他們發生了什麼?

是否有胸部壓榨感、疼痛或心絞痛?

是否有潛在風險因素- 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血脂病、外周血管病、家族史?

是否吸菸?

戒菸多久了?

是否是第一次住院?

是否希望重新工作?

是否需要職業訓練?

是否有特殊愛好?

患者是否否認疾病,不接受現實?

是否需要心理幫助?

體格檢查

關節活動度- 主動&被動

肌力評估

皮膚- 顏色

脈搏檢查

足背動脈、股動脈、膕動脈、頸動脈

手術切口

胸部觸診疼痛點

呼吸模式

肺部聽診

左右兩側在仰臥位、坐位和站立位血壓對比

坐站轉換時心電圖表現

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患者能否在遠程監護下完成那些活動,監護參數包括-血壓、心電圖變化和心率

患者的主觀症狀

藥物

呼吸訓練

營養支持

心理調整

肌力、關節活動、有氧訓練

睡眠、疼痛

運動療法在心臟康復中的應用

阻力10級可調,可做節律性的力量訓練,增強上下肢的肌肉力量。

早期的協調性的運動可增強軀幹早期平衡的控制能力,為患者提供了早期的有氧訓練。

I期心臟康復方案推薦

鼓勵患者按以下步驟

1-2天,坐到床邊、轉移至椅子 (steps 1–5)

2-3天,在室內短距離的行走 (steps 6–9)

4–5天,學習家庭運動項目,爬樓梯、增加步行距離 (steps 10–13)

出院前,進行低水平的運動壓力試驗,進行風險分層指導康復,完成家庭訓練項目學習。

心臟康復事業在我國還剛剛起步,無論是患者、醫生還是政府部門,都要經歷一個認識、熟悉、接受到推廣的過程。心臟康復是使患者從心臟事件中恢復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很關鍵的一步。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享受到心臟康復所帶來的好處,達到心臟、心理的雙重健康,真正享有高質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