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了,中国文化普及与耍白烂到此结束。既然是清明节,那么就要介绍一部应景的电影,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电影叫作《入殓师》。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其实,从故事上来说,《入殓师》的故事并不算好。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木雅弘 饰)是一个不入流的大提琴师,费劲周折加入一个交响乐团,结果干了三个月就告解散,迫于生活压力,只好和妻子美香(广末凉子 饰)搬到老家山形县居住,阴差阳错中被招聘到NK事务所,开始了入殓师生涯(日语中叫纳棺)。整个故事就是从小林大悟对这份职业的不断深入理解,不断从给一个又一个死者入殓的工作中,找到人生方向,完成自己的生命蜕变的过程。喜欢故事曲折离奇的官人,一定会觉得这部电影实在太温吞,太波澜不惊,太平淡无奇了。但是,《入殓师》这部电影,真正的好,好在得是对电影细致入微的把控,对世间百态毫无保留的展示,对日本独有美学艺术的完美呈现,以及那种“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同文化,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西方世界大多数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轮回的概念,死亡是通向永生的唯一方法。因此,西方人的葬礼,虽然有对死者的缅怀,但是更像是一种聚会,一种庆祝。佛教产生于印度这个等级制度极森严的国家,讲求轮回业报,现世的行善是为了来世的福报,因此死亡成为了进入轮回的方法。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大都是让死者带有一种希望与勇气去面对死亡。在中国,传统对于“死亡”的态度是“避讳”,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他老人家在死亡这种永恒主题上,是避而不谈的,他更愿意考虑生的问题。而道家也没有给出答案,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并不悲哀,反而引吭高歌。(难道是被虐待得厉害?),庄子说死是自然的结果,就如同春夏秋冬一样,一切顺其自然。虽然这样的态度率真而坦荡,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逃避的智慧。日本与这些主流态度不同,日本人讲究“物哀”,对死也要赋予了一种“美感”。中国人说:“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而日本人却喜欢说:“死如樱花般绚烂。”因此,入殓师就是要把这种最后的“美感”赋予死者。电影在这个层面上做得是细致入微的。每一次入殓的场景,都被导演刻画得温柔宁静,有一种肃穆的美,同时也因为这种电影氛围的设置,有一种对死者的悲哀会从观众体验电影细节时自然的流露出来。于是从死亡最后的光辉中,你会有产生对生的渴望,对生命的珍惜。这就是电影的“本真”。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只有电影的本真,恐怕也算不上是好电影。《入殓师》是一部揽括芸芸众生的电影,在每一次入殓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本是男儿身的儿子,却执意要做一个女人,最后身穿和服女装自杀了。当入殓师询问是要以什么身份入殓时,父亲最终选择了女装,也是对儿子选择的认同;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摆满神龛的家庭,父亲过世后,最后入殓,女眷们在父亲的脸上印上自己的唇印,以做最后的告别,并含泪笑着说:“爸爸,谢谢你。”想来,这是女儿在父亲身前未能说出的话;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电影在“见众生”的同时,依然没有回避对死亡这个终极话题的思考。在邻居澡堂婆婆的葬礼上,晚年一直陪伴着婆婆的老头原来是殡仪馆员,他对婆婆的儿子说出了超越电影本身的一段话: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让很多人想到了村上春树大叔在《挪威的森林》里的一句话:“死并非作为生的对立存在,死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内在的含义并不是让人如何去更好的面对死亡,每一个人都没有面对过死亡,却终将去面对它。漫漫长路,终有归途。归途也是长路的一部分,真真需要做得,其实是走好你前路的每一步,只有这样,归去的时候,才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吧?

其实,死亡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不过是一种离别,就如同人生中的无数次离别一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死别比生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让人不老。若死后还有什么,那么大家终究会再相遇,如果死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就一了百了。人生永远都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温暖,所以请在拥有时互相珍重,在离别时道一声:“后会有期”。

《入殓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