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今天在知乎上看了这样一个问题“死亡是一瞬间的事么?”

看到网友的回答,不得不感慨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10月10日,无锡高架桥坍塌,造成3人死亡;

10月14日起,短短50天,韩国明星崔雪莉、具荷拉、车仁河相继因抑郁症在家中自杀。

11月27日,高以翔参加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第九期的录制过程中突发意外心源性猝死。

12月5日,前北京男篮队长吉喆因癌症去世,年仅33岁。

.......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尽管有些人一直在和病魔做漫长的斗争。

但是我想,死亡确实是一瞬间的事情吧!

虽觉得惋惜,但是生命璀璨过,

塞内加曾经说过:“人生是一场通往死亡的旅行;”

话虽简短,但道理我却是十分认同的;

如果说世界是客栈,人生是一场旅途,那死亡便是旅途的终点,人人如此,仅仅是旅途的长短有所不同而已。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像姥爷去世时,作为小辈的我们一直在哭泣,母亲便上前安慰道:上帝其实是最公平的,不管穷人富人,也不管你这一生经历了什么,到最后都是只有“死亡”这一条路;所以,活着的时候,心意到了就好了,人死不能复生,要学会看开一点。

尽管母亲言语十分冷静,但是我们都知道最难过的还是母亲。那憔悴的面孔、以及那一夜间白了半边的头发足以证明了一切。

虽时隔多年,回忆起这些往事,心情依旧是沉重的。

其实也只有这样,明白死亡是生命旅途中的节点,我们才能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亲人的逝世,面对己的终点。

我常常跟同事说:往后的日子,不必活太久了,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开开心心的,至于死亡,后坦然面对就好。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有很多人认为活着的人谈论“死”是一件极其不详细的事,但是有些实实在在的事,你越是逃避便越不能接受。

所以,不必忌讳。

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充满恐惧,是因为死亡一无所知,而这种无知来自于死亡教育的缺失。

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叫我们做人的道理、各种知识等,却没有教我们关于死亡的一切。

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我们只有恐惧,当我们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的时,也就失去了坦然面对的能力

11月24日,一位姑娘在自己25日生日当天去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为的是如果发生意外,能够不留遗憾;

此事一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毕竟这位姑娘正处于年纪轻轻的大好时光。

现在立遗嘱,未免太早了些吧。

其实,我觉得立遗嘱并不是老人的特权,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立遗嘱的权利,包括年轻人;立遗嘱是对自己财产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在一定程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纷扰。

这也说明90后的年轻人对死亡的看法是又一进步的。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欧文亚隆在75岁时写过《直视傲阳:征服死亡恐惧》的书,书中他写到:

怕死,往往是没有好好活过

细细回味这句话觉得十分有道理。

电影《遗愿清单》中,老富翁爱德华被查出患有癌症,被医生告知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了,他拒绝了妻子:“继续治疗”的安排;而是和自己同样身患癌症的病友,一起去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的旅途。

高空跳伞、专业跑车、非洲大草原唱歌等等,他们挑战了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虽然两人依旧没有逃出命运的安排,但是他们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坦荡的面对自己生命的终点,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为自己真真正正的活了一次;没有留下遗憾。

只有认真的地生活,我们才就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活着的时候用尽全力去不辜负每一秒,将死之时能够体面的告别这个世界,这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呢?

三毛生前曾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

也许,正是三毛掌握住了人生的生活意义,所以她的生命才燃烧的如此热烈。

正如三毛母亲缪进兰所说:“也许她的生活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活着的时候无愧于心,死又有什么不能坦然的呢?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情么?知乎网友的回答让我酸了

电影《入殓师》中,在火葬场工作的老爷爷送别他的好友时,平静的说:“死亡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

正如电影《寻梦环球记》中主人公所表达的:死亡不是生命的重点,遗忘才是!

比起死亡我更愿意相信西塞罗的观点:“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换个地方”。

“如果说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么!”

所以,在人生这场旅途中活着的时候无愧于心,便是最好;即便是死亡后,也有人牢牢的记住,那也爱是一直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