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毒性中藥及含有毒性中藥的中成藥,中毒表現和中毒解救

一、烏頭類藥物

(一)烏頭類藥物和含烏頭類藥物的中成藥

1.中藥材

川烏、草烏、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2.中成藥

追風丸、活絡丸、追風透骨丸、小活絡丸、三七傷藥片、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木瓜丸、小金丸、風溼骨痛膠囊、祛風止痛片、祛風舒筋丸、正天丸、右歸丸等。

(二)中毒機理

主要有毒成分為烏頭鹼(Aconitine)。一般中毒量為0.2mg,致死量為2~4mg。

(三)中毒表現

1.神經系統 2.循環系統 3.消化系統

(四)中毒原因

1.過量服用為主要原因。

2.用法不當,如煎煮時間太短或生用。

3.泡酒服用或與酒同用。

4.個體差異引起蓄積性中毒。

(五)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在無驚厥及嚴重心律失常情況下,反覆催吐、洗胃。

2.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據病情可注射數次。如未見症狀改善或出現阿托品毒性反應,可改用利多卡因靜注或靜滴。

4.綠豆、甘草、生薑、蜂蜜等煎湯內服。

警惕:毒性中藥及含有毒性中藥的中成藥,中毒表現和中毒解救

二、馬錢子及含馬錢子的中成藥

(一)含馬錢子的中成藥

九分散、山藥丸、舒筋丸、疏風定痛丸、傷科七味片等。

(二)中毒機理

馬錢子含番木鱉鹼即士的寧,毒性大。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三)中毒解救

1.病人需保持安靜,避免聲音、光線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發驚厥痙攣),吸氧。

2.清除毒物,洗胃、導瀉。較大量的靜脈輸液,以加快排洩。

4.肉桂煎湯或甘草煎湯飲服。

警惕:毒性中藥及含有毒性中藥的中成藥,中毒表現和中毒解救

三、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藥

(一)含蟾酥的中成藥

六神丸、六應丸、喉症丸、梅花點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二)中毒機理

蟾酥毒素有洋地黃樣作用,小劑量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大劑量則使心臟停止於收縮期。

(三)中毒表現

1.循環系統

表現為胸悶、心悸、心律不齊、脈緩慢無力、心電圖顯示房室傳導阻滯等。嚴重時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四肢厥冷、大汗虛脫、血壓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驟停而死亡。

2.消化系統

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四)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腸、導瀉、較大量靜脈輸液。服用蛋清、牛奶保護胃黏膜並大量飲水或濃茶。

3.甘草、綠豆煎湯飲用,或以生薑搗汁、鮮蘆根搗汁內服。

警惕:毒性中藥及含有毒性中藥的中成藥,中毒表現和中毒解救

四、雄黃及含雄黃的中成藥

(一)含雄黃的中成藥

牛黃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牛黃鎮驚丸、牛黃抱龍丸、牛黃至寶丸、追風丸、牛黃醒消丸、紫金錠(散)、三品等。

(二)中毒機理

雄黃主要成分含二硫化二砷(As2S2),此外還含有少量三氧化二砷(As2O3)。

(三)中毒表現

1.消化系統表現為口腔咽喉幹痛、燒灼感、口中有金屬味、流涎、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類似霍亂。

2.各種出血症狀。

3.肝腎功能損害而引起轉氨酶升高、黃疸、血尿、蛋白尿等。

4.嚴重者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5.長期接觸可引起皮膚過敏,出現丘疹、皰疹、痤瘡樣皮疹等。

(四)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導瀉、輸液,服用牛奶、蛋清、豆漿、藥用炭等吸附毒物,保護黏膜,必要時可應用二巰基丙醇類。

警惕:毒性中藥及含有毒性中藥的中成藥,中毒表現和中毒解救

五、含硃砂、輕粉、紅粉的中成藥

(一)含硃砂、輕粉、紅粉的中成藥

牛黃清心丸、牛黃抱龍丸、抱龍丸、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丸、安神補腦丸、蘇合香丸、人參再造丸、安宮牛黃丸、牛黃千金散、牛黃鎮驚丸、紫雪、梅花點舌丸、紫金錠(散)、磁朱丸、更衣丸、複方蘆薈膠囊。

(二)中毒機理

此類藥物含汞,屬汞中毒。

(三)中毒解救

1.清除毒物,如催吐、洗胃、導瀉、輸液,服用牛奶、蛋清等。也可用二巰丙醇磺酸鈉類、硫代硫酸鈉等解毒。

3.甘草、綠豆煎湯飲,或以土茯苓煎湯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