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毀容”建築樣本:西安城牆,它如何被一步步毀掉?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發現身邊這座城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前言 | Preface

“雷峰塔是怎麼倒掉的?”這,與白娘子並無關聯。當時盛傳雷峰塔磚有“辟邪”、“利蠶”等功能,人們今天拿一塊,明天拿一塊,導致它的倒掉。

所以,雷峰塔倒下是頃刻之間,但它的過程是漸進的。作為古都的“根”,可以說“無城牆便無長安”。如今,我們看慣了光鮮亮麗的城牆夜景,但這並非它的全部。牆圍合而為城,它需要更高層面規劃,否則它只有牆而無真正的城。

建築,是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載體。在城牆修葺之後,它們是這樣一步步毀掉城牆的。

為什麼都關注西安城牆 | WHY

因為各種歷史和特殊原因,西安可以說是中國古都的“孤本”。“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西安城市建設的每一舉一動,都被人異常關注。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聲音說西安應退出“中國明清城牆聯合申遺”名單,原因是“西安城牆是唐皇城”,參加“明清城牆申遺”有“矮化嫌疑”。

中國古代城市的規制,《周禮·考工記》說:“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如今,中國六百多座城市,擁有相對完整城牆不過十來個。若論都城,僅西安和南京,其它的都煙消雲散。尤其五六十年代,包括北京在內很多城牆毀於一旦,西安城牆在此期間命懸一線。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航拍西安城牆(城記攝影師/GDSvision

這些,大都是在明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國策下修建的。至於西安城牆加入“明清城牆申遺”,是否有“矮化西安城牆的嫌疑”這個尚且不論。

今天,我們想說的是,城市規劃是一個整體、系統和科學的工程,絕非“一點一面”。西安城牆保留下來,並在一九八〇年代在“鐵市長”修城牆下,呈現今日我們所見。中國有句古話,叫“自毀長城”。西安行政轄區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城牆面積僅12平方公里,我們從內到外毀了。

《從“都城”到“縣城”:西安古都,近二十年怎麼一步一步消失的》一文中說明,自1980年代鐵市長修完城牆後,西安近幾十年都在“挖歷史的牆角”。西安城牆內改造,始於1990年代,瘋狂於2000年代,至今未曾停止:1990年,書院門改造;1992年,湘子廟街改造;1996年,柏樹林改造;1998年,北大街改造;2001年,西大街改造;2005年,灑金橋改造;2009年,解放路改造……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鳥瞰玉祥門及城牆(攝影/雨林

正是因為當時無規劃、無遠見和無意識的改造中,拆毀了大量的古院落、改造了大量的街巷,遍佈了大量的低水平、低層次和低的建築。

“圍著城牆打轉轉”的結果,就是讓西安古都風貌一點一點被“蠶食”,就比如:蓮湖區的西大街,碑林區的東大街,新城區的解放路,都各自封為“第一金街”——這都是貽笑大方的城市往事。尚且不論它們是否是統籌規劃、是否考慮到同質化競爭。

古都,是一個系統,由街市巷、寺廟和民居等組成。我們保留住了皮毛,卻任由內部的機體潰爛。西安城牆尚存,但“都城風貌和都城生活”難以尋覓。我們只保護“文物”本身,卻忽略了它周邊的環境。

西安第一毀容建築 | HUMLILATION

規劃,有時代背景:比如陝西省、西安市政府等行政機構的搬遷。但鐫刻著時間的建築,無法說謊。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是,前人挖的坑,就需要後人來買單!“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今天,我們從時間角度,看西安城牆內的建築以及周邊的規劃,這些都能為後來的西安“三區合一”提供有效的參照範本,從而避免可能出現的規劃、發展和定位問題。

這一次,我們來看看鐘樓西北側的宏府嘉會廣場——這可能是西安四方城內,西安歷史上堪稱最醜陋的現代建築作品。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宏府嘉會廣場對鐘樓北產生了毀滅性的破壞

(製圖/城記智庫

宏府嘉會廣場,事實上成為一個巨大的連體建築。體量龐大、建築密不透風,壓抑之感極其怖人。據衛星地圖測算,這幢連體建築長度約300米,而鐘樓到西華門長度約500米——建築長度佔道路達60%!也就是說,它可能創下了西安一個“第一”。

宏府嘉會廣場,“本是西安櫥窗,卻成城市痔瘡!”這個難看的“第一”,寧可不要也罷。那麼,我們再想想,是誰對西安有這麼大的怨氣,非要將它置於死地?

難以想象,一座世界級古都旁有這樣的建築群

我們知道,北大街是從1998年開始正式改造。根據歷史資料,當年北大街的改造遵循“保護原有文化內涵,堅持可持續發展;豐富街道空間,提高建築品位;樹立良好城市公共空間形象”思路。

在鐘樓北這麼堪稱“國寶級”地段,竟然規劃出現這樣的建築群,這已無法用“低級”來形容。

說到這裡,我們都無法迴避北京的東方廣場,它因位於天安門旁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從地圖上測距,它距離北京天門安達到1.3公里。後來,它從“一整棟建築變成三組,高度分別定為50、60和70米。在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推動下,東方廣場最終把高度降低為48米、58米、68米。”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當年引發巨大爭議的北京東方廣場

(製圖/城記智庫

現代建築的壽命,由於建築技術、材料和產權情況,它矗立的時間會超百年。宏府嘉會廣場,無論是建築的體量、規模和高度,帶給城市的審美、價值和感官,都是極大的破壞和損傷。

當時宣傳資料這樣宣傳:洞悉世界商業潮流,以國際化視野在西安打造首個HOPSCA豪布斯卡。不僅創新複合商業概念,為西安高端消費群呈現獨具國際特色與貼合其消費需求的商業綜合體,更重新定義商業創富模式。它的登場預示著精品生活時代的來臨,預示著城市財富之門的洞開。

從這些字眼可以看到,它本身就是以“投資”為主要的開發目的。好地方都被糟蹋了——這也許就是曾經西安的水平。

教訓永遠是深刻的 | WORLD

早在1986年,西安通過《西安市控制市區建築高度的規定》:“(西安城牆)整體控制高度以舊城內標誌性建築鐘樓的寶頂 (三十六米)為限。

這個文件,是“為了切實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充分體現西安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

。這個有著十四條的文件,詳細描述了關於西安城牆內的規劃限制。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城市變化無法阻擋,關鍵是少留遺憾

(圖by網絡)

如果仔細閱讀全文,你會發現規定中有一個“舊城內高層可行區”,它的全文如下:

西一路及其以西相對位置以北,西五路以南,東至解放路中段,西至灑金橋地段,解放路一線可向北至西七路口,向南至大差市口為高層可行區。按照詳細規劃所選定的合適地點,

可以建少量風格與古城相協調的散點式高層建築,其高度一般不超過三十六米


西五路東口以西至老關廟口,東新街的解放路口以西至規劃的行政大街西口,解放路的五路口以南至東新街口,灑金橋北口以南至規劃的行政大街西口,四條道路兩側,可按城市設計,分散佈點,建設總量不超過二十幢,每幢建築面寬不超過五十米,加上必要的附屬物,構築物其總高度不超過六十米的塔式高層建築

根據這個文字描述按圖索驥,結果發現,這個範圍雖然描述地很清晰,但是讓我們匪夷所思的是,高層建築最多的北大街(尤其是西華門十字),如此重要的路段,這份規定中居然沒有出現過。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從永寧門北望,看看有多少幢建築高度超過了鐘樓

(圖/網絡)

隨後,凱愛大廈、新時代廣場、交通銀行大廈、宏府嘉會廣場“四人幫”在此匯合。有些人,註定要寫在西安城史的黑名單上。

所以,西安未來“三區合一”,更是要強化對古都風貌的保護和升級。就比如《西安市控制市區建築高度的規定》,就必須要廢除“高層可行區”。

這一圍歷經千餘年、幾經修葺的城牆,便成了“西安之根”,是西安的榮光所在。可以說,“無城牆便無長安古都”。我們將陸續推出西安的“毀容建築”系列,目的就是為了警醒世人。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西安古都,這是我們寫給你的情書

文=雨林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西安城記公益推廣—

西安“毁容”建筑样本:西安城墙,它如何被一步步毁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